2018年,投影產業的高速成長離不開產品技術的進步和價格下降。但是,作為一個應用體系,投影的發展不僅事關自己的技術與成本,而且依賴于屏幕的技術和成本。尤其是在2018年,這種“偎依”關系更為明確。
第一,2018年成長率最高的投影機細分市場領域——激光電視,迎來了對屏幕價格的擔心。2015-2018年,激光電視以每年3成的趨勢,價格不斷下降,在2018年終于迎來了市場的大爆發。但是,激光電視價格真正降低后,堅果等品牌發現,激光電視應用的必備組件“抗光幕”價格“巋然不動”。
純技術角度看,激光電視甚至與 “激光沒有關系”。核心在于超短焦反射式投影鏡頭和高水平的抗光投影幕。其中,反射型的鏡頭,作為主機的一部分,隨著投影主機的價格下降,已經成為普及性的技術。但是,數年來,抗光幕的價格卻保持穩定,100英寸,菲尼爾技術產品5000-7000元,常規光學反射類產品2000-4000元。
業內專家指出,如果激光電視價格高達數萬元,抗光幕的價格并不影響整體擁有成本的“心理感受”;但是激光電視主機進入萬元價位后,抗光幕的價格幾乎占到整體成本的三分之一。且隨著2019年激光電視主機價格繼續走低,抗光幕甚至最高能占到激光電視系統成本的一半——抗光幕價格,已經成為左右消費者購買,決定市場成長性、消費者接受度的核心因素,也日益成為激光電視系統應用中“浮利”最高的部件。行業企業、消費者和業內專家,均呼吁抗光幕能夠降低價格。
第二,在教育和商用投影市場中,交互型的場景市場占比不斷提高。甚至,行業專家認為,未來的商教投影機應用基本“非交互不采購”。2018年下半年以來,一種稱作納米銀線電容觸控屏的新觸控技術不斷走火。包括投影電子白板行業領頭羊之一的艾博德、投影渠道大拿東方中原都已經推出這種技術的交互液晶產品。2018年這種被稱為納米黑板的新交互技術告別了“小品牌主推”的時代,進入“行業主流巨頭”共推的新階段。
從理論上講,納米銀線電容觸控屏,不是不可以與投影機傳統的電子白板屏幕結合。但是,這種結合需要的工藝技術和流程,必然與傳統紅外觸控技術大不一樣,卻更接近于液晶模組過程的工藝技術。同時,納米黑板在可書寫性、反應靈敏度上優勢明顯,且突破了傳統平板顯示觸控技術在尺寸上和成本上的瓶頸。
某種角度看,未來觸控交互技術走哪種路線,與哪種顯示設備應用體系結合更為“便捷”,已經成為決定商教顯示領域,技術路線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
抗光幕的價格、納米銀線觸控的前景,這兩個看似邊緣性的技術問題,在2018年成為左右未來投影行業規模與命運的“關鍵支點”。這樣的事情在投影歷史上鮮有發生,投影產業如何應對二者帶來的行業新“趨勢”,考驗著業內企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