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家電品牌雖然其“前景可期”,但是由于政策紅利市場的存在,所造成的企業成長的架構性、結構性問題,卻也必須受到重視。
例如,奧馬一季度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同比增長81.99%、52.87%、36.63%,同時2012財年產品庫存量同比增加56.34%,正是反映的企業成長結構的問題。
其中,對代工的依賴,尤其是對給國內競爭品牌代工的依賴(政策紅利期,國內家電銷量大增,一些本土品牌產能,特別是低端產品產能不足,紛紛采用代工模式提升產品供給能力。紅利政策退出后,這部分市場消失,同時大品牌企業也提升了自己的產能,造成了目前對一些代工為主的企業的雙重市場擠壓);紅利期對新興品牌企業產品產能,特別是終端產能的提升,與這些企業對產品縱向產業鏈建設的關注不足的矛盾;紅利期內產品銷量增加,與渠道和管理能力水平之間的矛盾;渠道和銷費群忠實度與銷量之間的不協調的問題;企業產能建設和生成周期較長與紅利政策期相對較短之間的“時間結構”上的矛盾……是現在一些三線和新興品牌家電企業必須面對的產業性問題。
以上的問題,系統的概括成一句話,可以說是:企業銷量增長,與企業固有“產業能力”上的不匹配。其中,產業能力包括技術創新、產業鏈深度整合能力、管理水平、現金余度、團隊,技能工的數量和質量差、公關和營銷水平等等。在國內大家電消費市場整體依然處于成長階段的背景下,政策紅利所帶來的這些問題的本質不是市場缺乏容納新品牌的空間,沒有飯吃;而是一口吃了個胖子,有點撐著和消化不良。
對于新興品牌企業,其結構性問題最大表現是,很多企業按總銷量在各自主打產品線上幾乎都是市場一線企業,基本都進入市場前五名:但是制造商數據的優秀,掩蓋不住品牌商數據的落后。對于熟悉很多本土和海外巨頭品牌的消費者而言,這些品牌只能被列入三線行列。
因此,大家電市場新興品牌最需要做出的自我調整,幾乎都與提升自主品牌銷量息息相關。但是,這種轉變卻不像“代工市場那樣,依賴產品便宜、企業運作靈活,就能獲得成功”。品牌經營雖然不能沒有便宜的成本控制力、靈活的企業運作方式,但是更需要在管理、渠道、營銷上的定力。
例如,代工市場,100萬的銷售量只是一個客戶。但是,零售品牌市場,100萬的銷售量可能最多意味著數千的終端渠道網點、近百萬的客戶需求、遠遠超過百萬的消費者詢價,咨詢次數。同時,這樣的銷量規模還意味著上千家的售后服務網點的布局,也需要一定規模的物流和倉儲服務,需要一定的備件服務。
除了上面提到的“硬條件”,新興品牌和代工轉型品牌還要考慮軟性的成本:代工是不需要做廣告的,但是品牌市場營銷公關的費用、團隊、媒體關系都是成本投入。同時,在品牌價值運營上的專業技術和知識,專業團隊也需要全新組建。——這些方面的能力和體系建設,需要時間、精力、金錢的投入,而且一旦進行這些投入,即便是銷量沒有達到預期,也會定期的產生渠道、售后體系、營銷、人員、倉儲服務等等方面的成本支出。
對于品牌零售市場,背后的支持體系是非常龐大的。尤其是對于白電三大件產品,近年來雖然有變頻、節能、納米技術這類概念層出不窮,但是關鍵的核心技術卻革新不大(即便是變頻功能,也是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問世的技術)。市場實際上不是技術創新市場,而是需求掌控市場,是制造優勢、營銷優勢和渠道優勢共同主導的市場。新興白電三大件品牌,必須面對同質化產品背景下的,制造優勢競爭、營銷競爭和渠道競爭三大難題,面對包括產品創新、制造優勢、營銷競爭、渠道覆蓋四個方面的“體系化”競爭的考驗。
前景可期,但是過程卻會異常艱辛。這是所有新興大家電品牌必須牢記的一句忠告。如果對市場認識出現偏頗,比如認為只要便宜就有競爭力、或者只要做廣告就會有消費者上門,那么就必然會在品牌零售市場栽跟頭。“體系化”的看待國內白電市場的競爭,“體系化”的看待代工企業品牌化的發展之路,同時也“體系化”的審視自己的不足和長處,制定科學的策略,是新興白電品牌能夠立足、發展的關鍵。
所謂“體系化”的看問題,主要是指:不足就是不足、缺點就是缺點、優勢就是優勢。不能因為優勢而忽略不足,不能高估自己或者低估對手。“體系化”看問題還包含了企業發展要兼顧多方面價值的含義,比如低端市場為主并不妨礙推出一些形象意義的高端產品;比如在提升銷量的同時,同樣重視產業鏈的縱向、深度整合(比如奧馬今年的模具項目);比如將輿論引導和公關建設與產品創新、產業創新結合起來,切實將軟實力建設上升到戰略高端;更比如,雖然是整體市場的追趕角色,但是在細分市場不做追隨者,在細分市場體現領導型的品牌營銷價值,在特定市場做佼佼者(比如奧馬在嵌入式冰箱和單一功能產品市場的布局)……
2013年,包括奧馬在內的三線新興家電品牌都在加大市場的營銷力度。這一方面說明“吃政策紅利”的負面影響已經增加了企業的運營壓力;另一方面也在說明,新興品牌正在努力的找不足,企圖快速追趕。
在這一過程中,一時的財務數據、或者一款產品的質量風波,都不足以改變整個品牌,尤其是新興家電品牌整個陣營積極向上的發展趨勢。雖然從奧馬的發言“奧馬電器國內營銷項目負責人張小姐稱,抽檢產品的檢驗過程并無奧馬員工在場,但奧馬相信出產的產品質量,希望申請復檢”(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還顯得稚嫩,缺乏大企業的“氣度”和“從容”。但是,市場已經可以看到中國白電領域一批新勢力的崛起。也正因為有這么一批新品牌的崛起,國內白電市場才正處于一場風起云涌的大變革的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