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競爭其實已經“變味”
在談論電商的發展之時,很多人還是在關注“網站上的頁面”。但是,真正支撐今天電商的成就的恰恰是那些與“網無關”的因素。
京東商城,前兩輪融資的金額不過3100萬美元——這筆錢花了大概四年的時間。后兩次融資,在短短兩年內就達到了21億美元,而且京東并不認為這些錢已經足夠花。
為什么同樣一個企業,同樣的電商業務,發展前后的資金需求差距如此之大呢?通過查看京東現有的主要投資方向,可以解開這個謎題。那就是線下物流的投資。——如果按照資產分布計算企業所屬行業,那么京東不是一家消費產品銷售企業,而應當是一家“物流”公司。
據京東官方稱,2012年京東的物流投入已經超過36億元,倉儲面積已經超過100萬平方米。2011年12月,京東就曾經表示要自購300多輛卡車組建干線物流車隊,3年內將投下100億元建設物流體系,因此2012年將大招2.5萬員工。僅京東宿遷項目的投資總規劃就在45億元左右。京東規劃的上海“亞洲一號”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后,將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綜合電商物流集散中心。2013年初,代號為“青龍”的京東全新物流配送系統全面完成。“青龍”系統不僅支持京東自營配送站和自提點的配送業務,還支持對外承接物流配送業務,有效擴大京東現有物流平臺的服務類型和范圍。以此為基礎,現在京東商城正在電視臺做著“360”個城市自有物流為核心的新一輪廣告攻勢。
在大力做物流不僅僅是京東,而是全部的大型電商們。
蘇寧易購正在整合集團物流資源。以商品原產地為核心,建設2到4個交叉轉運樞紐中心,對接全國供應商集中采購;以區域市場輻射為核心,建設10到12個自動化區域物流揀選中心;以城市配送為核心,建設60個全自動化城市物流配送中心;以快遞到戶為核心,建設3000個分撥快遞網點,實現配送中心覆蓋半徑100~150公里,配送時間縮短到半天到一天。蘇寧易購還將通過整合蘇寧門店+蘇寧維修點+蘇寧易購物流3大配送團隊,其中以蘇寧易購5000名快遞員為中心,蘇寧門店、蘇寧維修點為兼職補充,實現機動靈活,快速響應、快速協同的高效物流配送模式。2012年12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布公告稱,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獲得江蘇省、湖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市、云南省、廣東省廣州市、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天津市、陜西等省市的快遞經營許可。目前僅蘇寧天津在建倉儲面積就已經達到4.5萬平米,媲美京東上海的“亞洲一號”物流基地。
國美方面雖然在電商業務上后知后覺,但是也不甘于落后。國美稱,國美在線擁有全國最大的電商物流網絡,400多個國內重點城市擁有家電倉儲中心,空調、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商品,在全國3000多個縣級以上城市全部實現本地化物流配送安裝。但是,這些依賴于國美線下門店業務的“物流”還不能滿足國美在線發展的龐大胃口。2013年初,傳出國美入股全峰快遞的消息。消息稱,國美出資3億收購全峰快遞30%的股份,初期出資1億,其余資金分期到位。對于后知后覺的國美電商業務半收購性的進入快遞領域,是其完善流通環節最快速的策略。據悉,全峰快遞成立于2010年,2011年7月16日全峰開始正式運營,2011年全年只有每天2萬票,2012年多的時候達到了每天40萬票。但是其傳統業務量占據了8成業務,線上單只占2成。與國美的合作也將有利于全峰快遞的發展。
天貓雖然不是嚴格的B2C,但是對于物流的熱衷卻并不低于蘇寧或者京東。2012年10月25日起,天貓社區服務站在北京、上海、杭州、嘉興、武漢等一二線城市總計580多個便利店、社區網點亮相,首期將推出“為你收貨,替你保管”代收貨服務。這將為2012年實現2200個以上的社區服務站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此前,天貓還推出了小郵局業務為主的“阿里巴巴服務站”解決校園快遞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除了最后一公里外,天貓還擁有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和西北七大區域中心倉儲基地建設規劃;以及被稱為“物流寶”針對每一個100到300公里內地區的物流和倉儲合作計劃。這些規劃使得淘寶和天貓也已經將業務觸角延伸到了線下市場。
近年來國內電商行業的大型投資都主要集中在“物流”這個層面上,集中在商品交易的線下部分。業內人士指出,網絡購物雖然是新事物,但是在具體的物流方面卻和傳統購物差別不大。網絡下單和付款后的,其它80%的工作,電商和傳統實體店沒有本質區別。尤其對于電商,線下服務能力是其綜合服務能力、成本構成、盈利空間的最大、最重要、最核心組成部分。
以京東為例,其前高管曾經表示,通過自建物流的方式最近兩三年,京東物流費用率每年下降10%。2012年初,京東所有品類平均物流成本約20元/單(包含倉儲、配送成本,不計入固定資產投入的綜合攤銷)。這一數字較沒有自有物流體系的電商至少要低三分之一。而作為京東和天貓的挑戰者,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目前主打的業務優勢也是其“在線下門店發展時期建立起來的龐大配送體系”——甚至這兩家企業都在謀求成為一家真正擁有牌照的“物流公司”。
研究認為未來電商的競爭將取決于規模優勢,而規模化的電商運營必須考慮綜合成本的分攤和可靠的服務體系。其中,關鍵節點就是物流。某種意義上,規模化的電商企業已經發展成為“訂單代理型”的物流服務公司,而不再是傳統的銷售、零售企業。電商市場的這些變化,是真正決定家電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