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比拼資源是必然的,因為除了音畫質表現,外觀設計,內容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如今的廠商時時不忘提內容生態的建設,無論是新興互聯網品牌,還是資深傳統品牌,大家似乎都明白硬件這一塊基本上利潤已經透明化了,內容是一塊肥肉,內容盈利是將來電視廠商賺錢的新途徑,是大家日后的重頭戲。
先來看看以上幾個品牌的資源平臺:
電視品牌 創維 海信 TCL 三星 LG 樂視 微鯨 主要資源平臺 騰訊/ICNTV 華數播控 ICNTV/愛奇藝 芒果TV 華數TV 樂視資源 華人文化
說到內容資源,在產品介紹的文案里,大家都會說自己的產品里有海量電視劇、電影、游戲等等,不過真到了拿產品出來溜的時候可不一定了。下面具體分析:
現在提到資源,首先不得不說的就是樂視了,樂視在今年已經進入硬件免費模式,為什么呢?因為在從前那個版權意識還不夠強烈的中國,在別人還不以為然的情況下,以白菜價收購了大量的內容版權。所以現在樂視成了國內首屈一指視頻版權儲備公司。所以在樂視的超級電視里,就順理成章的集成了樂視網的所有內容資源,當然還有大量的公網視頻資源。樂視現在有一種優勢就是:你有的我有,你沒有的我還有。
而另一個內容龐大的平臺,雖然在輿論風口顯得異常安靜,但也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那就是微鯨電視的大后臺,華人文化。這其中包含了強大的合作陣容:時代華納、TVB、東方夢工廠、燦星制作、IMAX、中國財新傳媒、體奧動力、盛力世家、格瓦拉夢中心等等。同時微鯨背后還有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投資,騰訊視頻也出現在了微鯨電視上。
而創維則是與騰訊視頻深度合作、TCL與ICNTV深度合作(以后可能還會搭載樂視的資源,理由大家懂的)、海信搭載華數播控平臺,“聚”系列娛樂平臺是海信的招牌;三星同芒果TV合作、LG同華數TV合作。當然創維、海信和TCL也有大量公網資源,但是三星、LG在中國的視頻內容服務就顯得有些寒酸了。
在內容資源上,可以明顯看出國產品牌電視更有優勢,因為三星、LG都是比較生硬的搬來了芒果TV、華數TV,而樂視、微鯨、創維、海信、TCL都是對自家或各家平臺的資源進行了深度整合,也做了詳細分類,貌似三星、LG在內容平臺的搭建上還不是那么的放在心上。
到這里內容資源還沒有說完,那就是體育賽事,因為除了常規的資源外,競爭力最大的莫過于體育賽事的直播和點播了。
今年是奧運體育大年,各家爭奪體育賽事版權的動作都非常激烈。年初體奧動力80億拿下5年中超版權,轉眼樂視就以27億從體奧手里分走了2年,而微鯨作為體奧的親兄妹也順利成章的獲得了中超版權。
關于足球的版權,中超只是冰山一角,英超、意甲、歐冠、西甲、德甲、法甲等等也都有大量的觀眾,在足球資源方面,不得不佩服樂視和微鯨囊括的龐大賽事版權。
其實不僅僅是足球,包括NBA、F1賽車、網球也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體育賽事,還包括最近風行冠名的《地表戰神》搏擊綜合體育賽事也是非常引人關注的。
并非只有樂視、微鯨有好的體育資源,騰訊也是相當重視體育內容,創維和TCL都與騰訊深度合作,自然也有大量的賽事資源。最吸引人的就是NBA了,騰訊花重金簽下了NBA在中國獨家的數字媒體版權,這塊香噴噴的大蛋糕賣給各類硬件廠商的內容平臺,也可獲得相當好的效益。所以在酷開系統5.1的企鵝影院中,可以看到NBA的賽事內容。
LG的華數TV作為大的播控平臺也有相當重量的體育賽事,包括CBA、亞冠等,而三星的芒果TV平臺體育內容就不多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