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跟隨利益流動,市場手段占主體。這是目前這一輪互聯網電視產業、網絡電視產業大整合的最大特點。
例如,小米以硬件企業身份進入內容產業,打通從手機到TV產品的“內容產業鏈”,他的資金來自于投資人和自身盈利,運作模式是通過公開市場投資,其目的不僅僅是通過愛奇藝、銀河這條線獲得嶄新的商業形態,更可以獲得“網絡電視”間接的“牌照”利益。同時,亦為小米電視與關鍵競爭對手,樂視電視的體驗差異短板好好補上一課。
這種投資鏈條從一開始就“價值明確”、“目標得體”、“行為有序”,且完全合乎目前的法律和行業準則。相比小米,阿里巴巴系統在互聯網電視圈的資金流量更大。幾次入股、收購和潛在的投資機會,賦予了阿里系接近500億的內容生態杠桿。而支付寶為核心的互聯網電視支付、天貓和淘寶為核心的互聯網電視購物的能量還未計入其中。阿里的投資目標很明確:娛樂內容吸引產業生態,吸引消費熱情,后期一整套的消費服務實現投資增值:這一系列動作的價值可以用“入口”兩個字來簡單概括。
跨行業、跨產業整合,實現生態化發展、產業鏈價值共同體,是這次互聯網電視內容行業大變革的基本特色。
比如,湖南廣電整合芒果TV和金鷹網、投資廣東地區有線電視網,兩個看似不大的動作,即實現了網絡電視和傳統廣電系統的融合、廣電系跨出地域桎梏的關鍵一步、實現電視臺與內容產業和有線電視網絡等傳輸產業的整合。在大視頻、大網絡、大應用的背景下,區分內容公司、傳輸公司、平臺公司、視頻公司、游戲公司的傳統界限已經沒有意義了。
“現在是劃分疆界的時候”,某業內高層如此認為。網絡電視應用打破了互聯網和廣電網最后的藩籬。資本的力量也打破了傳統廣電網絡、電視臺的區域隔離狀態。OTT、aPP和智能等新技術,更打破了電視、手機和PC的應用界限和瓶頸。在這樣的背景下,誰在熱衷于區分哪些“傳統”的身份,誰就只能被歷史淘汰!
反之,趁著TV應用市場向網絡化快速變革,一系列傳統界限被打破的時機,優勢企業應該整合更多的存量市場和消費者的片段時間,而且這種整合必須是跨應用領域和地域市場的。擁有全國性影響力、足夠資本實力和運營經驗的網絡電視內容企業,對于全國三十余個行政區劃分割的傳統廣電市場而言畢竟鳳毛麟角。這些鳳毛麟角的強勢者已經看到支持自己擴張的巨大空白空間。數據顯示,號稱國內領先的華數平臺也只不過5000萬存量用戶,2000萬激活客戶——這與電視產品3.5億臺、各種機頂盒2億臺、手機平臺近10億的終端規模還相差甚遠。
嚴肅行業紀律恰恰促進了龍頭企業的廣泛發展,這是針對此輪互聯網電視、網絡電視內容產業變革中廣電總局價值的最大肯定。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也不可能迅速有序的建立起一個新產業的良性價值體系。內容監管部門著重強調播控牌照制度,實際上是形成了入口方向嚴格的遴選機制。在這種機制下只有嗅覺敏銳、實力超群的企業才能脫穎而出:那些投機客和拙劣競爭手段的小丑,很快被“大浪淘沙”。
牌照和海外劇目在網路與廣電兩個市場的同等待遇制度的確立,實際上構筑了整個網絡電視產業最基本的價值格局:內容價值受到了最嚴格的保護、入口的公正性與傳播網絡平臺的投入產出形成良性互動。如果將這輪互聯網電視產業內容整合看成一場交響樂,無疑廣電總局就是無聲的指揮棒,和最強的市場倒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