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感遙控器or 動作識別誰更方便?
“隔空操作”漸趨主流
智能電視推向市場不久,得到的最負面的反饋就是使用傳統遙控器操作智能電視簡直就是再“受虐”,就連點擊一下網頁上的按鈕都需要半分鐘時間來移動光標,就更別提想在地址欄輸入一個網址了,這時幾乎沒有什么操作體驗可言,而后有些廠商就開始學習PC加入了鼠標和鍵盤,但是這對于家中不懂電腦的老人和小孩使用起來還是非常困難,這是就出現“動感應遙控器”。
動感應遙控器
動感應遙控器也被稱為“空鼠”,就是空中鼠標的意思,在電視的遙控器中加入陀螺儀讓電視畫面中的光標能夠隨著遙控器的晃動而改變位置,起到鼠標的作用,這種全新的操作方式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操作效率,能夠很快的移動智能電視的光標,選擇確定,這是傳統遙控器不能比擬的,而且相比鼠標來說更容易被家中的老人接受,使用起來更加直觀,但是這種“空鼠”也具有定位不準確的問題,而且不能像鼠標一樣調節DPI值,所以還處于不成熟階段。
就在“空鼠”逐漸流行的情況下,另一種手勢識別也逐漸被電視廠商采用。通過屏幕前的攝像頭,電視能夠采集到使用者的影像信息,通過不同的手勢和身體動作給電視發出指令,電視通過解析影像、邏輯運算,能夠識別使用者的需求并作出相應的操作。
“動作識別”被中外電視廠商認為是動感應遙控器的接班人,用手指揮光標更加容易,所以在今年的聯想、三星、創維、康佳、長虹等廠商推出的旗艦級產品上都出現了這一功能,一時間這種“隔空操作”仿佛成為未來電視的“標準配置”。但是就目前來看智能電視對動作的識別能力還是比較弱的,而且動作識別對于動作的規范性和操作距離都有要求,而且當家中有多人在做動作時,電視識別會受到很大的干擾,所以“動感應遙控器”是否將會被“動作識別”替代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