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兩岸平板顯示產業應走向更高領域整合
在4月8日于廈門舉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產業合作論壇上,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大陸平板電視需求量將達到1200萬臺。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在產業上游———面板生產領域被臺灣、日、韓企業主導,大陸平板電視終端制造企業長期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因此,兩岸平板顯示產業應走向資本、智力等更高領域的整合。
臺灣面板占據大陸平板市場半壁江山眾所周知,平板顯示產業歷來是日、韓和臺灣地區企業的天下。隨著海峽兩岸經貿關系的日益熱絡,臺灣友達光電、奇美、中華映管等行業巨頭早已著手在大陸的布局,且產能逐年提升。
2007年,奇美電子的液晶顯示器模塊項目簽約落戶廣東南海,據業界透露,該項目建成后,面板產能將達1000萬片;而臺灣第一大TFT-LCD面板制造公司友達光電在廈門的制造基地,去年產值已逾80億元人民幣,預計2008年二期工程將進入量產階段,產能將有更大提升。
與臺灣地區相比,中國大陸TFT-LCD面板產業發展較晚,直到2004年,上廣電才建起了第一條大尺寸的TFT-LCD生產線。目前僅有上廣電、京東方和昆山龍騰光電的三條5代線投入量產,大陸在面板領域明顯尚處起步階段。
2007年,中國大陸平板電視產品出口85億美元,其中液晶電視出口數量達1777萬臺。但由于自主開發的上游生產能力還很有限,尤其上游面板存在較大缺口,給臺資企業滲透大陸上游產業提供了條件。如今,臺灣企業生產的面板產品已占據了大陸市場的半壁江山。
大陸平板電視企業處境艱難長期以來,大陸平板電視終端制造企業都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從產品的數量到質量,從銷售到推廣,看似與外資品牌勢均力敵,然而企業的生產結構一目了然,擺脫不了上游關鍵性零部件隨時帶來的重重壓力。
“作為關鍵零部件,面板價格占到了液晶顯示器成本的60%?ㄗ×嗣姘骞⿷偷扔诳ㄗ×苏麢C企業的命脈!备=ㄊ≌畽C電辦副主任林立告訴記者。
2007年,福建冠捷集團液晶顯示器年出口量突破10萬臺,比上年增長達4.1倍。但知情人士透露,冠捷同樣遭受到面板之困,最緊張時面板缺口每月高達30萬片,目前每月仍缺近兩萬片。
平板電視需求的快速發展,導致近兩年液晶面板一直處于賣方市場的局面。去年6月至10月,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國內平板電視企業處境艱難。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狀況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