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為了滿足中國市場強勁需求,松下準備在本財年至2013年3月間,將中國等離子面板工廠產能提高5倍。此前有媒體報道松下決定將上海工廠每年30萬臺(以切割42英寸為單位)的產能增加到300萬。
屆時,松下中國等離子工廠每月出產的面板數量將超過12萬片,目前為2.5萬片。松下目前從日本進口面板,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預計產能擴大可以將面板成本降低30%
松下方面表示,擴產等離子面板產能,首先是為了與液晶電視不斷下降的價格相適應,因為要降低成本就要大規模擴充產能;其次是滿足等離子電視技術本身升級換代的要求;最后中國市場對等離子電視的續期增加,特別是3D時代來臨,等離子相對液晶有著多方面的優勢,這勢必會帶動等離子電視銷量。
據了解,等離子面板自發光的原理使得電視圖像的色域更廣,色彩更真實自然,刷新率更高,細節層次和景深更強,這些特性使得等離子電視在3D顯示領域比液晶電視具有先天的技術優越性和明顯成本優勢。
長虹方面對等離子電視的未來也表示了肯定。長虹人士表示,隨著平板電視主流尺寸不斷增大,等離子相比之前有了更多的機會,因為等離子電視主要就是大屏幕產品,再就是等離子單臺成本更低,同時隨著3D、高清等新型顯示技術的快速發展,眾多因素綜合在一起,無疑對等離子電視市場起到了非常大的拉動作用。
彩電業專家羅清啟認為,3D電視問世對于等離子陣營來說是個重大的利好消息。當等離子電視行業借3D電視將產銷量迅速提升之后,就會大幅度增加對等離子面板的需求,屆時等離子面板的生產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等離子電視的市場競爭力會更強。
據悉,傳統上認為等離子電視能耗較高,但在松下、三星、長虹等悉心經營下,等離子自身在技術革新、成本控制、能耗降低上已經實現了突破。例如,通過應用新材料、放電設計、回路驅動三項黑匣子技術,等離子屏在原有能耗水平基礎上,發光效率提高1倍。這也意味著在保持原有屏幕亮度不變的水平下,等離子屏消耗電力減少50%。
中國電子三所高級工程師劉全恩認為,3D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市場份額快速擴大,使等離子電視發展迎來新的契機,因為等離子電視在大屏幕制造技術以及動態畫面拖尾顯像效果等方面有其固有優勢,借助3D,等離子產業可能迎來一輪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