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21日在深圳舉行的“第13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China Hi-Tech Fair 2011,深圳高交會)”是中國國內各種高科技產業匯聚一堂的大規模展會。此次展會共有2928家企業和53.6萬名參觀者到會(主辦單位公布的數值)。規模遠遠大于日本展會。9個大型展館(總面積為10.5萬平方米)被參觀者擠得熙熙攘攘,由此可以切身感受到中國展會的規模之大。另外,還有一件事也讓筆者深受觸動。就是FPD產業的構造變化通過此次展會經清晰地顯現出來。
不久前,作為體現中國大陸與臺灣間密切關系的產業動向之一,筆者報道了在與此次展會并設的論壇“第7屆中國國際顯示大會(7th China International Display Conference:CIDC2011)”,大陸與臺灣的海峽兩岸交流情況。而本文則希望能夠向讀者介紹整個FPD產業的時代變化。
富士康終于亮相!
在9個展館中,3號館內設有FPD展區“光電平板顯示展”。以液晶面板、有機EL面板和觸摸面板為首,FPD材料和制造裝置以及LED展示等匯聚一堂。參展企業主要是廣東地區的企業,不過總部設在北京的面板廠商京東方科技(BOE Technology Group)也參加了展會。
此次筆者在FPD領域比較關注的是不同于3號館的1號館。這里是“信息技術和產品展”的會場,主要展示了電視和移動設備等的成品。1號館被定位為此次展會的核心區。以前一直是整機廠商等在此進行展示。此次康佳(Konka)和創維(Skyworth)也展示了大尺寸FPD電視,演示了三維(3D)電視等最新產品。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為了參觀此前從未參加過展會的公司展區,大量參觀者蜂擁而至(圖1)。
圖1:在第13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號館核心區的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展區,吸引了大批參觀者。京東方科技集團(BOE Technology Group)在其左側進行了展示。
這里展示了富士康制造的移動終端等多款產品。另外,還展示了支持這些產品的技術。技術展示中展出了被富士康收歸旗下的臺灣奇美電子(CMI)的有機EL面板,以及大陸深超光電的IPS液晶面板等(圖2、圖3)。
圖2:介紹了富士康展區內展示的奇美電子的面板技術。左起分別是50英寸3D液晶,3英寸和3.5英寸有機EL面板,以及4.5英寸2D/3D切換3D液晶面板等。
圖3:介紹了富士康展區內展示的深超光電的面板技術。左起分別是采用光配向技術的7英寸IPS液晶面板,配備In Cell觸摸功能的2.8英寸IPS液晶面板,由第5代生產線生產的9.7英寸IPS液晶面板,以及基于非晶硅技術的柵極驅動電路內置型面板等。此外,還有觸摸面板封裝等大量展示。
京東方在整機展示會場還展示了面板技術
京東方科技集團(BOE Technology Group)在主要展示成品的1號館、在富士康展區旁邊設置展位展出了面板技術(圖4)。該公司正在開發的2.8英寸和3.7英寸有機EL面板,也在該展區進行了展示(圖5)。
如果是以前,估計會在3號館展示面板技術,而此次則以LED背照燈和LED燈泡的展示為中心,而非面板技術(圖6)。
圖4:在主要展示成品的1號館進行布展的京東方科技集團展區,也有許多參觀者到訪。
圖5:京東方在1號館展出了“自主開發技術”。靠近鏡頭的是有機EL面板,后面是3D技術。
圖6:京東方在3號館的展區。靠近鏡頭的是LED背照燈,后面正在展示由合資企業制造的LED燈泡。
另外,中國電子信息產業(CEC)集團也在主要展示成品的1號館進行了展示,除了集團內從事的智能電網及太陽能電池產品外,還展出了液晶顯示器、介紹了南京中電熊貓集團的FPD產業基地(圖7)。
圖7: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展示的液晶顯示器,以及南京液晶面板生產基地的介紹。液晶顯示器是旗下公司——冠捷(AOC)的產品。
包括此次的深圳展會在內,在連續參加了過去幾年全球各地舉行的FPD展會后,筆者強烈地感受到了產業構造的變化。此前的FPD產業有供應部件和材料的上游部件廠商,制造液晶面板等的面板廠商位于中游。位于下游的是組裝FPD電視和移動設備的整機廠商。
以前,位于產業鏈中游的面板廠商的職責只是通過陣列、單元和模塊這三大工序制造顯示器應用產品的核心部分——面板。所制造的面板會與模塊一道供應給整機廠商(或EMS),由整機廠商組裝成品。
而現在這種流程發生了巨大變化。就液晶面板而言,“只銷售單元”的趨勢越來越強。面板廠商只生產到單元為止,其他部分由整機廠商負責。這種變化不只是物流發生了改變,還降低了面板廠商的附加值。此前面板廠商掌握著從陣列到模塊的所有工序,由此可以決定面板的性能,提供附加值。而現在是由整機廠商負責模塊工序。因此,面板廠商的“角色”就變成了只不過是收集單元基板的“一級供應商”,整機廠商開始掌握面板的附加值。
對于傳統的面板廠商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本來面板制造的競爭就很激烈、難以創造利潤,模塊工序被整機廠商納入囊下后,業務會更加難做。以富士康為代表的整機廠商通過OEM和ODM擴大了實力,目前還進一步控制了面板制造,由此傳統面板廠商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存在的意義和業務模式。參觀完此次展會后,筆者強烈感覺到這種變化已經非常明顯。
上次報告中提及的日本面板廠商的重組,如果只是以低成本供應高性能面板這種傳統業務模式的延長的話,就存在被時代的變化所拋棄的危險性。正如筆者此前曾多次強調過的那樣,修正以往的業務模式、大膽轉換思想,是今后產業持續發展所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