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年初,伴隨著3D影片《阿凡達》的熱映,消費者對于3D電視的了解也逐漸加深。從目前3D技術的分類來看,主要分為裸眼3D技術、主動式快門3D技術以及被動式偏振3D技術三種,而由于裸眼3D電視價格過于昂貴,因此多被用于商業領域。主動式快門3D技術以及被動式偏振3D技術就要應用于家用市場。
主動快門式3D技術,又叫時分法遮光技術或液晶分時技術,它主要是靠液晶眼睛來實現的,它的眼鏡片實質上是可以分別控制開/關的兩片液晶屏,眼睛中的液晶層有黑和白兩種狀態,平常顯示為白色即透明狀態,通電之后就會變黑色。通過一種訊號發射裝置,讓3D眼睛和屏幕之間實現精確同步。
主動快門式3D技術
顯示屏幕上會交替進行左右眼畫面的播放,在播放左畫面時,左眼鏡打開,右眼鏡關閉,觀眾左眼看到需要讓左眼看見的畫面,右眼什么都看不到。在播放右眼畫面是,右眼看右畫面,左眼看不到畫面,就這樣讓左右眼分別看到左右各自的畫面,從而實現3D立體效果。這個過程交替至少達到120次/每秒,人眼才能欣賞到連貫而不閃爍的3D畫面,所以主動式3D顯示技術要求屏幕的刷新率至少達到120Hz。
作為一項高端3D顯示技術,主動快門式3D具有殘影少、3D效果突出的優點,而且該技術實現起來比較容易,屏幕成本較低,不論是電視、電腦屏幕還是投影機,只要更新頻率能達到要求,就能導入這個技術,因此現在市面上大部份即將上市的 3D產品基本上都采用這個技術。
但主動快門式3D技術也具有很大的不足,據一些觀看過主動快門式3D眼鏡的用戶反映,長時間觀看很容易造成人眼的疲勞,由于不同的幀變化間斷時間和人的個體差異不同,眼鏡的疲勞程度和大腦的勞累速度也是不同的,最嚴重的長時間觀看可能引發嘔吐等現象。另外因為我國的日光燈等發光設備頻率跟3D眼鏡開合頻率不同,燈光設備對觀看3D畫面影響很大。
另外,主動快門式3D技術所佩戴的眼鏡十分的昂貴,目前市場上這種主動快門式3D眼鏡的價格基本都在1000人民幣以上,而且各個廠商推出的3D眼鏡并不能通用,3D眼鏡無論是訊號的接收,還是兩邊液晶的閃動都是要耗去電力的,因此,主動式快門眼鏡還要不時的充電,給用戶帶來不少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