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09年是互聯網電視、LED電視普及元年,那么2010年將會是3D電視快速擴張的一年。在今年CES展會上,松下展示出150英寸3D等離子電視,三星展出具有3DAMOLED技術和3D240赫茲技術的液晶電視,松下、索尼、三星、LG、海信以及友達光電等紛紛將3D產品作為重要新品進行展示,現場幾乎被“3D”字樣所覆蓋,種種跡象表明,3D電視已經成為未來平板電視發展的主流核心。
隨著CES2010展會上各彩電企業3D電視的展示,3D電視與眾不同的視覺效果,令業內人士及消費者都開始熱議3D電視。尤其是在由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帶來的3D科幻巨片《阿凡達》在國內影院的上映,更是激起了一股3D熱潮。
2010年1月7日,索尼在201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首次宣布,其兼容3D模式的BRAVIA液晶電視、藍光播放機和家庭影院系統都將在2010年夏季全球推出。據了解,索尼多款3D電視將在中國市場銷售。
另外,其他中外彩電廠商也將在年內推出3D電視新品。屆時,曾經被視為“未來產品”的3D電視將飛入尋常百姓家——戴著3D眼鏡看電視的搞怪場景成為現實。
除索尼預計今年下半年在國內推出3D電視之外,松下推出的主要基于等離子技術的3D電視,也將在今年推出包括3D等離子高清電視、3D藍光播放器以及3D眼鏡在內的全系列3D產品,不過并未明確透露是否全球上市。
相對于上述在CES2010展會上剛剛亮相的3D電視產品,TCL3D電視其實很早就已經進入市場,TCL推出的首款裸視3D電視商用去年就已在深圳機場落地,TCL方面表示將在年內上市3D家用電視。
盡管在CRT向平板電視過渡的時代,中國平板顯示工業落后了數年,但在LED和3D應用興起的領域,國內陣營的跟進速度十分迅猛。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3D電視在量產初期,售價或將比普通電視貴出一倍以上。
不過,價格并不是3D電視普及的真正瓶頸,產業鏈的整體成熟程度以及內容商的支持才是應用興起的關鍵。只要解決內容商的支持,業內人士預計,未來 3D功能將成為平板電視最為火熱的配置。
雖然3D電視在2010年初就表現出十分強勢的勢頭,但是在筆者看來,真正普及還需待時日。與傳統液晶電視相比,在價格方面、消費者的認知度方面、內容提供方面以及消費者的欣賞習慣方面等等,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首先,3D電視內容制作、內容分發、內容轉播、內容顯示等全產業鏈的3D化是3D普及的基礎。在這方面,以最高端的3D內容之作為例,業內人士形象的支出3D制作只是電影產業才有一定規模的“特技”,在電視產業機會還未有零的突破。即便是電影產業對3D的支持,也僅限于少部分影片,甚至這部分3D電影還不能滿足“美國電影市場對3D內容的需求數量”,更談不上滿足更為廣闊的家庭電視欣賞應用了。
其次,3D應用走入普通家庭更必須建立在3D顯示終端技術的成熟和價格的快速下降的基礎之上。而這方面3D顯示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我們在前面提到價格不是頸瓶,但是與傳統電視幾千元的差價,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選購因素。
現階段,3D顯示主要應用的領域是商業廣告、科研教學以及電影院,這類應用都具有同一個特點,那就是不僅擁有充足資金支持,同時觀看者在觀看3D映像之后擁有充分的“視覺和腦部知覺”休息時間。這一建立在觀看時間為離散的短暫的,休息時間而是持續的分散的使用基礎上的應用習慣可以避免3D映像引起的眼花頭暈等對身體的傷害。
然而,一旦3D技術進入家庭,特別是電視、電腦等顯示產品上,長期觀看使用,消費者必須考慮自己身體的接受能力,這方面的技術不成熟在加上部分3D技術效果不是很理想、系統成本較高的影響,必然阻礙3D產品的真正普及。
由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傳統液晶電視在價格、內容商提供方面,還具有很大的優勢,3D電視在短期內還難以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