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PDP電視的潛在殺手
實際上,SED誕生的時間比OLED技術還要早,是英文名Surface Conduction Electron Emitter Display的縮寫,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畫質好,其解析力像液晶電視,而灰度表現力、可視角度、色域范圍、動態畫面表現和暗部細節表現力則堪比高級的CRT電視。
SED的工作原理
我們先來看看SED的工作原理,它采用了類似于CRT的顯示原理,利用電子撞擊紅、綠、藍熒光粉材料而發光的。它和CRT最大的不同在在于,CRT是利用行、場偏轉線圈產生的強大的磁場,進而使電子槍中產生的運動著的電子產生受到洛侖茲力產生偏轉,偏離原來方向,依次去轟擊熒光粉。
SED則由二塊玻璃板組成夾層結構,玻璃板之間是真空環境。其中一塊玻璃板上涂有熒光材料,并不滿透明電極,另一塊上面則排布著微型電子發射器。首先為微型電子發射器輸入電流脈沖,使之裂開,周遭環境中的碳氫化合物就電離成了碳和氫,而碳覆蓋在裂開的發射器上,形成納米級的間隙。于是,微型發射器就可以起到低壓電子槍的效果,發射出電子流,使熒光粉發光,而且使發射器產生電流的電壓還不用太大,在玻璃杯間加上幾百伏的電壓就可以讓電子順利抵達熒光粉,形成圖像。
我們可以把微型電子發射器當作LCD或PDP像素一樣,我們若想要加大顯示的面積,只需增加相應的微型電予發射器數目即可。而且,增加顯示面格還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成本,這也成為SED未來的一大優勢。
我們再來看SED電視的優勢在哪兒:
首先是高對比度,一般的SED電視都具有高達100000:1的對比度,這是由它的發光原理所決定的。這樣的對比度是LCD和PDP所不能及的,也就是說SED顯示畫面上黑到白的變化層次很大,色彩表現也就更加豐富,細節表現能力也更強。
其次是耗電量低,據有效數據顯示,SED電視的功耗僅僅是傳統LCD功耗的2/3、PDP的1/3,這是由于SED電視基本沒有使用十分耗電的等離子顯示元件。即便是成千上萬個微型電子發射器,它們在使氣體電離時所需的電壓也是非常低的,比之PDP電視的高能耗,SED還是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
最后,SED電視屏幕的響應速度也非常快,而且其不需要發射很強的電子束,所需電壓和電流都很低,這也決定了SED電視能被做得非常薄,這個優勢和OLED是非常相近的。
SED電視的發展
早在1986年,佳能就開始著手研發SED技術,從1999年則開始與東芝合作,并于04年宣布將投資約2000億日元(約17億美元)設立合資公司,并設立SED電視研發據點和生產線,還計劃在06年實現量產,然而人們萬眾期待的SED電視至今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商業化。
這是因為,現階段的SED電視還存在良品率難以提升、成本居高不下這兩大瓶頸。其基礎面板的產量有限,佳能與東芝自用尚嫌不足,外售SED面板給其他商家的幾率也是不高的。
另外,那場持續了3年的官司嚴重地阻礙了佳能和東芝研制SED的步伐。不過面對外界關于東芝、佳能將放棄SED電視的傳言,東芝再三重申絕不放棄SED電視,并計劃在很長的一段的時期內堅持研發SED技術,并希望能更好的控制SED電視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PDP電視在08年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甚至是陷入了低潮,實際上這也是SED電視發展的一個契機。
因為SED和CRT的顯示原理相似,可以提供參考級質量的黑電平圖像,而像素生成光線的強度則要取決于其相應發射極電子的驅動強度,也就是說在關斷狀態下,SED就沒有電子轟擊熒光粉點,進而黑屏;而PDP在斷電的狀態下,每個小單元仍需要用低電流對其進行激勵,使得原本應該全黑的地方卻成為深灰,功耗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了。所以說,SED電視還是有著很好的發展的前景的,如果東芝和佳能可以在控制成本、提升良品率上做得更好,其取代PDP也并非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