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OLED 產業發展現狀
2003 年,國內信利半導體引進了一條小批量 OLED 生產線,目前正在進行產品及市場方面的開發, 2005 年 10 月份投產,主要生產無源 OLED。
清華大學于 1996 年成立 OLED 項目組從事 OLED 技術研究,建成了中國大陸第一個 OLED 中試線。上海廣電從事多年 OLED 技術研究,在 2005 年一季度建成中試線,進行小批量生產。上海大學于 1990 年開始 OLED 研究工作,研制出白色發光器件和綠色矩陣顯示器件。吉林大學從 1994 年開始在新型 OLED 材料開發及性能研究方面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在新型電致發光配合物材料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創新性的成果。
2005 年 11 月 6 日,清華大學和北京維信諾公司在昆山建立了我國內地首條 OLED 大規模生產線,投資金額預計達 7.5 億元人民幣。清華大學和維信諾的 OLED 產業化發展規劃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建設兩條中小尺寸 OLED 生產線, 2005 ~ 2006 年建設第一條 OLED 大規模生產線, 2008 年前后再建設第二條生產線,產品主要用于手機、 MP3 播放器、車載顯示器和數碼相機上,兩條生產線產能開辟后,年產中小尺寸 OLED 器件將達 2000 萬件左右,年產值約為 12 億元人民幣。第二階段將根據市場和技術發展情況,在 2008 年后投資建設 1 條大尺寸 OLED 生產線,產品拓展至 10 英寸以上的全彩顯示器。
核心技術已經有所突破
目前我國 OLED 的技術和產業化整體水平與國外仍有兩年左右的差距,但是在部分核心技術上已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器件結構方面,我國開發的單層結構器件減少了材料、設備和工藝過程,降低了成本;
在材料方面,吉林大學開展了三線態磷光材料的性能研究,維信諾和清華大學聯合開發的紅光材料獲得很高的發光亮度;
在 OLED 的彩色化方面,我國也已經開發出 26 萬色全彩 OLED 樣品,已經追上世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