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是液晶電視的關鍵部件,約占到整機成本的70%左右。目前中日韓三國電視生產廠家所采用的液晶面板主要有四大類型:CPA、P-MVA、S-PVA和S-IPS。從技術應用方面來看,同宗同源,四大類型液晶面板發展都比較成熟。論綜合性能表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就市場博弈格局來說,臺灣地區、日本、韓國的廠商都不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霸氣。
四大類型液晶屏沒有最好
在中日韓三強鼎立的液晶電視市場,目前最受推崇的是夏普ASV屏,其次是三星索尼的S-LCD液晶屏、LG.PhilipsLPL液晶屏,而友達、奇美液晶屏和中華映管的液晶屏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則被視為低端配置。但是,日本夏普的液晶屏到底優在哪里,三星索尼的S-LCD液晶屏和LG.PhilipsLPL液晶屏到底好在何處,中國廠家生產的液晶屏到底差在哪里?
從技術方面考察,中日韓廠家生產的四大類型液晶屏除S-IPS技術比較另類以外,CPA、P-MVA、S-PVA同屬于VA技術。從理論性能來說,四大類型液晶面板只不過有大同小異的區別,而無根本的優劣之分。為了更好的說明問題,這里我們特別選擇比較了四大類型FullHD液晶電視標示的屏幕參數(見下圖),顯然都達到了規定的標準。
技術類型 |
屏幕技術 |
主導生產商 |
VA |
SVA |
夏普 |
P-MVA |
奇美、友達 | |
S-PVA |
三星與索尼合資生產 | |
IPS |
S-IPS |
LG與飛利浦合資生產 |
雖然屏幕是液晶電視的關鍵部件,但是控制電路和音像優化技術的應用也非常重要。一部優秀的液晶電視不僅要采用A級液晶面板,而且更需要優秀的動力引擎和音像優化技術保障。例如海爾的DSM睿弛極速引擎、創維的V12數字引擎、康佳的麗翔二代引擎、廈華的微晶雙核、長虹的量子芯、海信的雙核點晶、夏新的BT院線系統、TCL的 DDHDII,以及SONY的博大晶深,松下的VIERA,三星的第三代DNle(數碼自然影像),LG的XD引擎”,PHILIPS的逐點晶晰等等,都對電視的信號兼容和圖像的優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部優秀的液晶電視應該是綜合技術成功應用的結晶,我們大致可以說,優秀的液晶電視=A級液晶面板+優秀的控制電路和音像優化技術,而液晶電視的特色必然是面板技術特色與控制電路和音像優化技術特色的綜合體現。比如有的畫面色彩表現比較清淡,通透感覺較強,有的色
彩看起來則比較濃艷,顯得比較鮮活。雖然不同的液晶電視畫質風格表現有所不同,但只要達到了高清畫質,畫面流暢,同樣就是優秀的。
為什么性能本來不分伯仲、同樣達到了FullHD級的液晶屏會有巨大的市場反差?客觀的來說,主要有主觀評價條件和市場印象兩大影響因素。
在一沒有專業測試設備,二沒有自主選擇高清信源的情況下,消費者只能憑自己眼睛的感受廠家提供的視頻演示效果,因個人興趣愛好與色彩感受能力的不同,對液晶電視畫質優劣的評價必然帶有很大的片面性,所以在同樣的條件下每個人的評價會大不相同。
![]() |
四種技術的象素點形狀 |
從市場印象方面來說,日本廠商在液晶面板開發方面捷足在前,占有發明專利優勢,很容易給消費者傳遞一種“最好”的信息。譬如素有液晶鼻祖之稱的夏普,它的產品最早被消費者所認識,并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輿論也習慣以夏普的液晶電視外觀設計及性能表現來評價其它品牌產品;韓國廠商市場觸角敏銳,輕而易舉的拿到了日本廠商技術,經過一番精心的概念包裝,對市場消費尤其具有誘惑力;中國的液晶面板技術與韓國廠商一樣源自日本,雖然生產規模比韓國大,產品價格最低,但是在產品升級換上不如日韓國廠商快,技術概念的宣傳遠遠不如日韓國廠商靈活,并且國內媒體習慣過分夸大日韓液晶屏與國產屏的差異,從而影響了國內消費者對國產液晶屏的認知度。
對此,如果大家還有疑慮,不妨認真思考一下為什么國內消費者并不看好的臺灣屏幕而國外眾多著名品牌液晶電視特別青睞。比如夏普用臺灣產品替代自家的ASV屏,索尼、三星液晶電視也采用了臺灣屏,如此等等。想一想看,這些廠家會輕易拿信譽開玩笑嗎?恰恰相反,他們的擇卻則是非常慎重的。其中,最明確的表白莫過于夏普中國北京分店店長夏文俊回答采訪記者的一番話:夏普一直采用全球采購的模式,包括液晶屏也有在臺灣采購的。他強調,“夏普液晶電視所采用的臺灣外購屏也運用了夏普的獨家技術,因此也算夏普屏”。夏普對所有的采購元器件都會負責,“而且品質也都是一樣的”。他還特別表示,所有臺灣產的夏普液晶屏上都有夏普的標志,等同于夏普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