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中開始,部分品牌連續數個月不能‘按訂單量出貨’”,一位投影圈資深人士表示,上游缺貨已經成為國內投影市場,特別是家用智能投影市場成長的“顯著壓力”。
據洛圖科技最新發布的第三季智能投影的銷量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投影市場銷量為94.7萬臺,同比增長20.9%。這一增幅數據,比2021年上半年的智能投影機銷量231.萬臺,同比增長高達4成,下降明顯。
第三季度,智能投影成長低于預期
按照往年智能投影消費市場的規律看,第三季度不是全年“熱銷季”,但是其增幅也不會比上半年成績相差太多。
且,即便考慮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幅有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的“低點”打底,使得增長數據“額外”好看,也無法解釋2021年9月份的“同比幾乎持平”的市場數據:據洛圖科技數據,今年9月份國內智能投影銷量幾乎持平2020年同期,且顯著低于8月份銷量。
而往年市場經驗表明,十一國慶前期的9月份,是智能投影市場的“金九”旺銷季。其市場銷量往往是整個第三季度的高點。而今年的9月份成績,非但同比沒啥像樣的增長,甚至比較8月份成績還要更差——這個結果一定不是市場需求端的原因。事實上,行業多數人士認為,9月份成績不佳,主要是因為“缺貨”。
缺貨可能影響了三季度至少10個百分點的市場成長,也可能造成全年智能投影銷量增幅較預期下降七、八個百分點。”目前業內對智能投影2021年全年增幅能否超過3成,是否能夠再次實現年度百萬臺增長都已經有所擔憂。
市場進一步向高端轉型,好產品更受歡迎
與第三季度國內智能投影市場成長性受壓制不同,行業市場的產品“消費結構”持續優化。代表著品牌、品質和技術含量的高端產品銷量增長顯著。
例如,數據顯示,第三季智能投影市場上500流明以下亮度份額為60.7%,與去年同期比大幅下降11.1個百分點。這一結構性調整下,500流明以下產品的實際規模還在成長,這反映了智能投影在四五線市場的需求在持續深化。
但是,低品質產品占比下降,更是體現了“經過市場培育和消費體驗之后”,更多的基層消費者認可了“高亮度才更具有價值”的選購準則。價格優勢在消費者選購決定性因素中的系數強度在逐漸走低。顯然這是對相當一部分單片式LCD投影機品牌的“挑戰”:不要再僅僅是搶占低端市場、也不要在長期迷信低端市場的持續增長,單片式LCD機型企業需要未雨綢繆了。
與低端市場的表現不同,2021年第三季度, 2K流明以上機型的份額達到9.7%,較去年同期增長6.9個百分點。甚至,2K流明以上產品消費量超過了1K到2K流明產品。2K流明以上產品,在消費線結構上構成一個“龍頭峰值”結構。這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熱衷和需求。當然,這也與2020年四季度以來,主要品牌旗艦和主力機型亮度均突破2K限度,并且有LED和激光兩大光源布局2K流明以上智能投影市場的供給升級有關。
低端占比減少、高端占比增加”的另一個影響是,2021年第三季度國內智能投影銷售額為21.2億元,同比增長35.8%。——銷售額增長顯著高于銷量增長,說明行業企業“更賺錢”了,也說明行業市場的消費水平在“不斷升級”。
買投影就是買亮度”。三季度的數據再次說明了這條“真理”。無論是單片式LCD機型,還是DLP機型,或者少部分新興的3LCD機型,現在都將“亮度提升”作為主要競爭方向之一。這顯然更有利于智能投影用戶獲得“更好的價值體驗”,從而推動“智能投影大屏消費的持續發展”。
行業研究認為,智能投影的產品消費結構升級與市場規模成長、市場利潤水平和銷售額水平的提升之間,已經構成“良性正反饋”。國內投影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進程,不僅沒有因為“缺芯”而暫停,反而因為市場上游成本增加,變得更為明顯。
缺貨”拐點還需等待,智能投影市場發展短期受壓制
智能投影市場的缺貨原因,主要是上游半導體產業,IC芯片、光閥芯片等缺貨導致。這種缺貨的緩解,尤其是對于這樣一個成長性市場,更必須建立在“半導體”整體行業產能緊張緩解之上。
從消費終端產品看,2021年中開始,TV產品的全球消費已經進入“下滑通道”,面向TV需求的半導體產能緊張開始緩解。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177億臺,比去年同期的3.574億臺減少了11.1%。這標志著,手機市場的“需求曲線進入新周期”,因持續需求增長造成的上游產能緊張也開始進入緩解通道。
但是,2021年自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筆記本電腦面板出貨量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預計2021全年筆記本電腦面板出貨量則有望達到2.78億片,年增23.2%。筆記本電腦面板出貨的高增長,預示著整個筆記本電腦產業鏈各種IC和芯片需求的高增長。這顯然也會影響整個半導體工業的產能緊張度,且目前這一產品的增長趨勢有所放緩,卻并未到達拐點。
另一方面,2020年以來汽車電子的IC和半導體需求持續處于高位。幾乎全球主要車企都因為缺貨有過“緩工”甚至“停工”。作為一個半導體產能的新消費場景,汽車產業鏈的需求增量迅速:不僅來自于汽車消費的天然增長,更是因為存量市場日益進入“智能汽車”時代導致半導體IC需求大增。同理,包括空調、門鎖等等更多消費產品也在進入AIOT智能化時代,也創造了大量半導體IC產能需求。
即整體看,智能投影的上游供給緊張有多個原因:1.智能投影需求自身的高增長、2.AIOT產業鏈導致很多傳統產品智能化,搶占IC產能、3.TV、PC、NB、手機等大眾半導體IC產品消納大戶,在2020年開始進入一輪高景氣期,推動半導體產能的高度緊張。——這些原因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有開始緩解的(如,TV和手機消費增長已經達到峰頂,甚至開始轉折)、也有持續強化的(如汽車電子)。
因此,多數分析認為,雖然目前有超過40家半導體企業正在擴產或計劃擴產,但產業鏈整體的“產能緊張”,并非一兩個月能緩解的。尤其考慮到半導體產業的投資具有“資本規模大、投資周期長”的特點,智能投影行業迎來“上游寬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等待。即,很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內,智能投影行業的增幅依然會受制于上游“缺貨”的深刻影響。
綜上所述,2021年第三季度,國內智能投影市場增幅已經受到上游缺貨的顯著影響。但是這也沒有改變行業高增長和高質量成長的本質。即便短期內缺貨狀況不會根本性逆轉,但是智能投影的長期發展信心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