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價格戰,2019年下半年以來,商顯市場可謂之“史無前例”的全面卷入價格戰旋渦。這一方面是由于供給過剩導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是由于競品輸入性價格競爭導致。
比如,LED拼接大屏市場,四季度利亞德推出4K 100英寸智能小間距LED電視,價格只有79999萬元。這個價位不僅低于此前同類LED大屏產品,甚至比較百英寸的液晶電視機,還有價格優勢。這體現了LED顯示行業急切開辟新應用市場的戰略需求。這種歷史低價背后,則是整個小間距LED行業在2019年的供給過剩和價格下降。預測以P1.2-p1.6產品為代表的小間距LED全年均價下滑2成——這將是小間距LED歷史上價格下降的新高,而且恐怕以后也不會被超越。
再例如,激光投影機產品的價格在2019年持續下降。家用市場出現了5999元的有史最低價格,這本不稀奇——因為家用市場向來是價格戰先鋒。但是,工程投影市場也迎來了價格戰,包括8000到10000流明機型都在價格競爭上做學問:因為,一方面小間距LED大屏對部分工程投影有替代作用;另一方面,高端工程投影品牌擁擠嚴重。
尤其是上文提到的液晶顯示產品,2019年以來,沒有兩三成降幅的廉價產品問世,都不好意思在圈里發報價單:液晶產業的上游過剩和價格戰,是下游市場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甚至上游面板大佬京東方的前任掌舵人王東升明確表示,只有價格戰才能造成落后企業和產能的出清,液晶面板價格戰是一場持久的生死較量。
價格戰對于最終的需求端而言是很好的事情。例如,平安鄉村的構建需要大量廉價但是高度可靠的商顯產品。但是,價格戰對于品牌而言卻是雙刃劍:擴大銷量,卻往往傷害利潤。
且價格戰必然有它的終點和底線——當86英寸交互液晶敢于報價12000+的時候,那已經是“成本邊緣”的價位。在價格戰大旗之后,是更多的品牌開始思考“底價之后”的競爭問題。
所以,小間距LED電視這種拓展新市場的嘗試、智能會議功能這種顯示之外的增值、數字化教室這種全工程化和信息化的顯示空間設計,成為主流的、實力品牌價格戰中的差異牌——即2019年不僅是商顯市場價格大戰的一年,也是價格戰倒逼應用創新升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