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顯的未來一定屬于智慧化的應用場景——雖然2018年商顯市場還沒有涌現出哪怕一個“純智慧化創新的爆款應用”。
過去的一年,商顯行業每逢有“會”,智慧二字就少不了。甚至,“智慧”成為商顯行業很多“會議”的核心主題。行業專家指出,智慧化一方面提供了商顯產品的應用環境和生態;另一方面更意味著商顯這面窗口,可以顯示的信息總量在爆炸——更多的信息,也就意味著未來需要更多的屏幕。
但是,真正讓商顯人“躁動”的智慧化變化,還在于商顯自身的“如何更智慧”:比如,在顯示設備的信號處理、功能實現上,應用智能計算技術和AI算法,實現虛擬化的功能體驗;再例如,通過配置攝像頭、觸摸屏等輔助輸入輸出設備,商顯產品功能性變身,實現更多的交互體驗。
“目前智能手機都具有身份識別、支付、攝像等復雜功能,那么未來的商顯設備是不是也會如此呢?”行業人士提出,讓顯示單一功能產品,通過向手機學習,集成更多傳感器和硬件,變成綜合化功能平臺的創新思路:未來的智慧商顯產品,只存在高度單一的顯示性能的設備,與高度復雜化的綜合智能設備兩大類產品。且后者將占據主角。
當然,在商顯產品自身“高度智慧化和功能集成上”,不僅需要技術基礎——智能手機、AI等產業可以提供充足的成熟技術;更需要在這種綜合化后,開拓出“高度爆款性”的新應用。就如同智能手機的普及,離不開移動視頻、移動社交和移動支付三大爆款應用一樣。行業專家表示,2018年商顯已經在智慧化的戰略上、技術上做好準備,但是“爆款應用的東風依然未到。”
如何才是智慧商顯的爆款應用、什么場景下能夠創造智慧商顯的爆款應用:這需要復雜的社會實踐、也需要智慧社會建設的同步發展。這不是商顯產業自身可以左右和決定的問題。不過這不妨礙2018年商顯行業為“隨時可能的市場爆炸”做好所有必須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