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當消費者走進賣場,為客廳添置影音設備,最終的選擇多數是液晶電視,少數是投影,而這部分投影用戶,也基本上集中在別墅級影音室使用,因此,說客廳是液晶電視的天下并不為過。不過,隨著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持續升級,人們對于更大尺寸的追求為這一市場帶來了變數:80英寸以上,特別是百寸以上的液晶電視不僅價格呈幾何數量級遞增,更帶來了搬運不便等麻煩,甚至還有用戶采用吊車將電視機從窗戶搬進客廳的新聞曝出。于是乎,在大尺寸客廳娛樂領域,出現了一個斷檔,而正是這個機會的出現,吸引了更多技術陣營的關注,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激光家庭影院和小間距LED電視。
在引人矚目的第四代光源——激光光源的帶領下,投影機在光源壽命、亮度、色彩、維護難度等方面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再結合超短焦技術,使得在有限的客廳擺放空間內投射百寸以上超大畫面變得十分輕松。更重要的是,這類“激光家庭影院”產品不僅搬運起來更輕松,更在價格上較同尺寸液晶電視優勢凸顯。一套包含激光影院、投影幕、音響在內的家庭影院視聽套裝也不過數萬元,這與同尺寸液晶電視數十萬元起的價格相比,簡直不要太便宜。目前,以海信、TCL、光峰、視美樂、堅果、極米為代表的企業在該領域已展開了品牌占位競速。
不僅如此,通常被定義為“純工程、純商用”的LED屏也同樣不甘寂寞。伴隨小間距LED顯示技術在畫質細膩度、低亮高灰等方面的進步,能夠輕松打造百寸以上超大畫面、模塊化組裝便于搬運安裝、天然無拼縫、色彩絢麗的小間距LED電視相繼問世。以洲明、三思、利亞德等為代表的的企業均有相關產品量產,試圖將觸角伸向家用領域。
這樣一來,被如此多企業看好的客廳娛樂,或者說家用影音市場就成為了一塊誘人的香餑餑。而究其背后原因,筆者認為,傳統大屏商顯企業對家用市場的熱衷,無非是看中了較商用市場體量更加龐大的消費市場,對于它們而言,這個市場不僅在企業生存支撐上更加有力,在當前商用市場競爭過熱,利潤空間十分有限的環境下,也不失為一個謀求以藍海扶持紅海的經營戰略選擇。而對于那些接納激光投影的傳統家電企業而言,考慮的可能是如何在產品同質化的競爭中創造差異化。
分析到這里,姑且可以將未來的家用影音市場定義為由液晶電視、激光影院、小間距LED構成的技術格局,以及由傳統家電企業、激光投影企業、小間距LED企業組成的三方角力。在這場較量中,技術的優劣其實并沒有任何一方能夠短期內致對方于死地,或者說長期并存會是一個常態。而在企業角力的過程中,傳統家電企業依賴于其在傳統家電渠道的前期鋪路,以及在家用領域的消費者認知度基礎;激光投影企業的王牌則是影音項目集成商資源,以及基于新媒體的新型營銷方式;小間距LED企業則目前更多是在試水,瞄準的是高端影音工程。
客廳娛樂的選擇不再只有液晶電視——這種變化最早體現在了電商領域,這也是種種企業都爭相搶占各類購物門戶網站一席之地的原因。但未來,隨著大屏商顯企業線下渠道的建設,其更多地出現在傳統家電賣場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可以說,這些技術和企業的對抗將為未來三五年內的家用影音市場帶來更多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