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只是依附于游戲發展,虛擬現實恐怕過于了小眾,顯得大材小用!值得慶幸的是,這項技術正在從最初單一的游戲模式,逐漸向生活方方面面的領域眼神,包括體育、教育、旅游、傳媒、餐飲等等。
眼下,學術界的人士還在思考虛擬現實的潛能所在。斯坦福大學虛擬人類交互實驗室主管巴雷森對此做了一些實驗。他發現了一種神奇的想象,那就是體驗者帶上虛擬現實頭盔,在虛擬現實中體驗過英雄行為,很有可能使用戶在現實中變得更加的樂于助人,而體會過殘疾人的感受,同樣也能激發人們現實中的同情心。
當然,虛擬現實的影響力不僅僅只是正面影響,它也存在有負面影響,重點是,我們如何利用它!
在一次采訪時,帕爾默·洛基曾表示,在科幻小說中,虛擬現實往往被描述為負面的東西,會把世界帶向一個黑暗、反烏托邦的未來,但在現實生活中,它的優點恰恰遠遠的超過了缺點,“例如,教育能夠得到極大改善,長距離合作會獲得變革,消防員、警察和軍方的訓練,都可以更加安全,更加節約成本。”
毋庸諱言,當前的虛擬現實仍然存在諸多技術的問題需要我們去完善,去克服,例如體驗者帶上VR頭盔,虛擬影像與現實環境之間的時間差會讓體驗者會感到暈眩等等。而且,真正的VR產品距離到達消費者身邊也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需要走,但隨著虛擬現實拓展更多應用場景領域,更多硬件開發商不斷的突破技術上瓶頸,相信不遠的未來,讓使用者只需要帶上無線裝置的虛擬現實頭盔終將讓我們眼前一亮!
如今,新聞報道、汽車駕駛、旅游、運動健身都在爭相擁抱“虛擬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