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一則兩女童被洗衣機絞死的新聞刺痛了大眾的神經,將洗衣機的安全使用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事實上,洗衣機使用導致安全事故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洗衣機“咬手”、洗羽絨服爆炸等新聞屢見不鮮,此次的“吃人”洗衣機也被證實經常出現故障。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安全,內什么,可長點心吧!那么,洗衣機應該怎樣使用才能做到安全無憂?
洗衣機的使用過程離不開電,加上洗衣機工作時注定與水為伍,水加電,本身危險系數就不小,因此,在安裝使用中,對于洗衣機供電安全要特別關注,防止漏電。
注意查看接地線是否正常
洗衣機大多采用三孔插座,最上面的孔為接地孔,在使用前,要注意檢查插座的接地性能,保證地線的暢通無阻,這樣即使洗衣機有意外漏電的情況也能將電流導向大地,盡量避免對人體的傷害。嚴禁在接地、接零線上安裝開關或保險絲,或讓其接觸暖氣、自來水、煤氣及其它管道,以防因其漏電等引起觸電或打出火花而引起火災。
要經常檢查洗衣機的電源線絕緣層是否完好,若有磨破、老化或有裂紋要即使更換新線。接通電源后,進水之前,最好用驗電筆驗證洗衣機外殼,確保無漏電現象。值得注意的是,洗衣機接通電源后,電機不轉,并且發出“嗡嗡”響時,應立即斷電。
經常檢查洗衣機內部導線接頭是否牢固,防止波輪軸漏水
外部電源線要重視,內部導線接頭也不能忽略。日常應用中,要經常檢查機內導線接頭是否牢固,如有松動,應及時接好,接頭處要注意進行絕緣處理,最好采用膠封。
應用過程中,洗衣機波輪軸若漏水,漏出的水就會順皮帶流入電機內部,造成短路,引發危險,因此,一旦發現漏水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進行修理。
洗滌結束后一定要拔掉電源,徹底斷電
實際應用中,不少消費者圖省事,不拔掉電源,這樣就在無形中留下了安全隱患,尤其是家中有小孩子,很可能因為錯誤操作引發危險。而且,在不拔掉電源的情況下,洗衣機就是出于待機狀態,會有一定的電能損耗,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家中最好安裝漏電保護器
為了保證用電安全,家中最好安裝漏電保護器,當有觸電情況發生時,漏電保護器會自動斷開電源,以避免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在實際應用中,雖說洗衣機本身質量問題會引發安全問題,但是,由于人為操作不當引發的事故也不再少數,因此,為了保證安全使用,消費者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洗衣機。
電壓過高或過低、水壓過低的情況下,最好不要使用洗衣機
電壓不穩時,很容易造成洗衣機內部元件燒毀,從而引發危險,一般來說,在電源電壓波動超過10%,即低于198伏或高于242伏時,應立即停止使用洗衣機。
在不少消費者的潛意識里,水壓過低無非是進水慢,對洗衣機造不成影響,事實并非如此,水壓不足很可能導致洗衣機自焚。一般來說,洗衣機進水是由進水電磁閥控制的,當桶內水位達到一定高度時,進水電磁閥就會自動關閉,然后進水洗滌程序,如果水壓不足,進水時間就會延長,使電磁閥長時間通電工作,容易導致電磁閥短路燒毀,進而導致洗衣機燒毀。水壓不足的情況下,如果一定要完成洗滌過程,最好的方法是人工加水。
衣物洗滌要適量,不要一次性放入過多
不少消費者習慣于衣物集中清洗,在洗滌過程中,本著省水、省電、省時的原則,總是一次放入盡量多的衣物,事實上,這種做法會造成不小的安全隱患。放入衣物過量就會使電機超負荷運行,從而導致線圈過熱產生高溫燒毀絕緣層或其他元件,造成洗衣機短路,嚴重時可能引發火災。
絕不可洗滌或甩干含有揮發性物質的衣物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消費者為了清除衣物上的特定的頑固污漬,會在衣物上滴上汽油、酒精等揮發性物質,值得注意的是,經過這類物質處理后的衣物絕不可直接放入洗衣機內,更不可能為了省事,直接在洗衣機中滴入汽油等去除油污。
為了保證安全應用,衣物在放入洗衣機前要注意檢查口袋,取出指甲刀、鑰匙、發卡、硬幣等硬物,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故障。
滾筒洗衣機在徹底停止轉動前,不要打開艙門
實際應用中,滾筒洗衣機完成洗滌程序后,由于慣性作用,滾筒轉動不會立即停止,用戶一定不要急于打開艙門取衣物,以避免纏繞手臂的情況發生。
目前,大多數滾筒洗衣機都帶有高溫洗滌功能,最高可達90℃,為了避免灼傷,洗衣過程中要避免觸碰門玻璃,小孩、老人要遠離洗衣機,以避免危險。
洗衣機清洗時,禁止向洗衣機機殼直接噴水
洗衣完成后,不少消費者有清洗洗衣機的習慣,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洗外殼時,切不可為了省事直接向洗衣機外殼直接噴水,以免弄濕洗衣機元器件,導致觸電。正確的方法的是,拔掉電源線徹底斷電后,用濕布擦拭,不要使用有機溶劑,避免腐蝕外殼。
在洗衣機的使用過程中,除了觸電、灼傷這些明面上的傷害,還有一類無時無刻不在的隱形傷害——細菌導致的衣物二次污染。相關研究發現,洗衣機的夾層十分容易藏污納垢,使用一段時間后,會有水垢、洗滌劑游離物、衣物帶入的細菌及雜質、人體有機物質等匯聚,骯臟程度可與下水道相比,因此,洗衣機要想徹底安全應用,健康洗滌就不容忽視。
洗衣機要定期清洗,注意保持內部環境的干燥
一般說來,洗衣機最好每三個月清洗一次,可以用專門的洗衣機清潔劑,也可以用食醋、84消毒液等代替,清洗完成后,要用干布擦凈洗衣機內外的水滴和積水。除了定期的大清洗,每次衣物洗滌結束后最好用鹽水清洗洗衣機,以清洗殘留的細菌,在清洗結束后,不要立即蓋上桶蓋,要將洗衣機放置陰涼通風處,待干燥后再蓋蓋。
在洗衣機閑置的狀態下,最好將洗滌劑盒取出,因為它在潮濕環境下最容易產生霉變,進而污染洗衣機內部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洗衣機最好開蓋放置,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洗衣機內部環境的干燥,防止意味產生。
衣物要分開洗滌,避免交叉感染
除了洗衣機內部細菌對衣物的污染,衣物本身的交叉污染也會導致嚴重的健康隱患,最基礎的劃分就是內衣與外衣要分開洗滌。值得一提的是,在洗衣機過程中,遵循先淺、薄,后深、厚的準則,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水資源,還能夠有效縮短洗衣時間。
臟衣物不要堆放在洗衣機內,衣物洗滌后要立即晾曬
現實生活中,不少習慣衣物集中清洗的消費者喜歡將臟衣物堆放在洗衣機內,認為這樣即節省空間,還有益于居室整潔,事實上,這無論對洗衣機還是衣物都是一種污染。臟衣服沾有大量的灰塵、污漬,在洗衣機內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因此,衣物如果不能及時清洗,一定要堆放在洗衣機內。
衣物洗滌甩干后,要立即晾曬,因為彼時洗衣機內部是密閉潮濕的環境,會加速細菌的滋生,如果衣物長時間堆放其中,就會產生異味,影響洗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