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中國空調行業從2004冷年的繁榮進發,在規模、產品、品牌、格局的一路演變中,歷經經濟危機影響下的下滑、產業政策集中刺激下的高漲、以及市場深度調整期的低谷,在2013冷年收官之際,空調行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它給企業未來的發展帶來哪些預示?企業如何抓住新的市場機遇?
冷暖十年,聚變未來。2013年8月22日,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聯合中國家電網主辦的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第十屆)在北京迎來第十個年頭,美的、海爾、海信、志高、奧克斯、長虹、春蘭、格蘭仕、統帥、美芝、海立、蘇寧、京東、天貓等在行業中經過風雨磨礪的空調上下游廠商,行業機構以及媒體各界朋友再次如約而聚,共同探求空調行業發展之計。
現場頒獎
空調行業遭遇2012冷年的低谷后步入調整期,這導致2013冷年市場呈現相對平穩的局面。論壇上發布的《2013冷凍年度中國空調市場白皮書》顯示,2013冷年國內重點城市空調銷售量同比增長2.92%,銷售額同比增長10.26%,表明市場需求并未明顯回升,但另一方面,出現了變頻空調比例上升、柜式空調規模提升、產品價格維持高位、一級城市市場再次成為關注熱點等亮點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蔡瑩表示,2013冷年的市場特征預示今后幾年空調行業主要競爭點將集中在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更新、核心技術掌握和滿足多樣化需求等方面,中國空調行業開始進入深度調整期,這也許是國內空調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契機。
國家信息中心對重點城市監測數據顯示,2013冷年(2012年8月-2013年7月)國內空調銷售量同比增長2.92%,銷售額同比增長10.26%。其中壁掛式空調銷售量同比增長0.05%,銷售額同比增長5.27%,柜式空調銷售量同比增長17.90%,銷售額同比增長21.02%。2013冷年國內重點城市市場空調銷售量約為2820萬臺,如果加上農村和鄉鎮市場約1000萬臺的銷售量,2013冷年空調整體銷售規模約為3820萬臺,與2012冷年基本持平。
據此分析,目前國內空調市場尚未走出2012冷年陰影,需求依然疲軟,行業仍處在調整期,但一些市場亮點伴隨調整顯現出來:一是銷售額增幅遠高于銷售量增幅;二是產品結構調整持續。
此外,2013冷年分級別市場銷售量占比表現出新特征。數據顯示,與2009-2012冷年不同,2013冷年一級城市終止了前幾年份額逐步下降態勢,開始呈現明顯上升勢頭,銷售量占比達到63.73%;而三四級城市銷售量同比雖保持增長,但占整體市場的比例已基本保持在15%左右的穩定水平,比例提升勢頭減緩;二級城市依然呈現前幾年銷售量占比繼續下滑趨勢。
蔡瑩表示,從不同級別市場銷售量占比變化可以看出,前幾年政策性推動形成的三四級城市銷售規模明顯增長趨勢已開始減緩,三四級城市整體消費需求近幾年在政策刺激下已經基本釋放,未來幾年難以在規模上起到更加明顯的推動作用。
而與三四級城市不同,一級城市經過幾年的沉淀,新建住房、二手房、新婚以及正常更新換代都刺激空調消費需求保持穩定水平,并且對產品的品牌、品質、外觀等方面的高要求推動著空調行業整體水平提高。一級城市市場在未來幾年將會呈現另一種競爭態勢,這種競爭既是規模上的,更是品質上的,其重要性會更加突出。
空調消費真正進入變頻時代
盡管2013冷凍年度重點城市市場整體銷售規模未有明顯好轉,但消費需求出現新的亮點,其中變頻空調銷售量、銷售額水平繼續保持上升態勢就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
與去年同期相比,2013冷年國內市場變頻空調銷售量同比增長10.37%,銷售額同比增長20.30%,明顯高于整體水平,變頻空調占整體空調銷售量比例已經超過50%,達到51.64%,高于2012冷年4.34個百分點。
微博抽獎活動
目前變頻空調已占據國內空調銷售量半壁江山以上,國內空調消費真正進入變頻時代,在這個轉變過程中,生產企業和經銷渠道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特別是生產企業,在新技術應用、產品更新、市場推廣等方面付出了艱辛努力,用不到6年的時間,把變頻空調銷售量比例從僅占整體規模6.96%提升到超過50%,推動了國內整體空調生產和消費水平升級。
中國家電網總編呂盛華認為,變頻空調新能效標準(GB21455-2013)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引入APF評價指標,對變頻空調產品的節能水平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很多空調企業已提前做好產品切換與布局,借助新標準的契機,變頻空調在2014冷年的市場份額有望繼續提高,但原有粗放的規模擴張有限,而在市場格局、產品結構方面將帶來調整。
高品質高價格的消費觀被認可
以柜機為典型的具備高品質、高價格的空調產品銷量穩增是2013冷年空調市場另一個顯著特點,這也表明企業通過產品結構調整迎合了終端消費水平的變化。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加上最近幾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的高速發展,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國內重點市場柜機的消費需求逐步提升,目前,在主要品類中,柜機對銷售額的貢獻作用突出。
數據顯示,2013冷年柜機銷售量占比由2012冷年的16.26%提升為18.62%,銷售額占比由2012冷年的的31.17%提升至34.26%;柜機整體銷售量同比增長17.90%,銷售額同比增長21.02%,遠高于空調整體銷售量和銷售額的增長水平。這說明在國內空調市場,盡管整體需求規模沒有明顯提升,但消費水平已處在逐步升級階段,消費結構的變化必然會引導產品結構變化,品牌競爭會相對激烈。
隨著產品結構調整的深化,2013冷年國內空調市場價格水平延續了2011冷年開始的運行趨勢,高品質、高價格的消費觀念逐步為消費者所接受。數據顯示,國內重點空調市場壁掛空調平均價格由2012冷年的2908元/臺上升到3059元/臺;柜機平均價格由2012冷年的6788元/臺上升到6968元/臺;整體空調價格水平由2012冷年的3541元/臺上升為3789元/臺,同比增長7個百分點。
從行業發展角度考慮,空調市場整體價格的穩定和上升,對生產企業庫存消化、成本上漲的攤銷、維持利潤穩定等具有重要作用。穩定的價格水平也說明生產企業市場競爭更理性化、空調行業產品結構調整效果顯現。由此,調結構、穩增長將是國內空調行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目標。
產品結構調整驅動未來新增長
通過梳理2013冷年空調行業發展特征,有一條主線是可以明確的,即在需求平穩有可能成為今后幾年市場常態前提下,聚焦產品與技術本身將是新消費時代下企業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可以預見,國內空調市場整體需求將會向調整產品結構、新技術應用等方向發展。空調產品技術發展的趨勢可能會在保證節能環保的前提下,集中于智能化、舒適化等品質提升領域,空調產品與物聯網、智慧城市、智能電網等方面的結合將會有所突破,中高端空調產品、柜機的銷售規模將會有所提升。目前市場上新推出的產品,如“一晚一度電”空調、空氣品質專家空調、“智能眼”空調、物聯網空調、云空調等也凸顯了這些技術趨勢。
國內空調生產企業將會進入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品牌、產品、技術、材料工藝、品質、渠道建設、成本控制、售后服務等多種綜合因素將成為競爭的關鍵。尤其電商渠道帶給終端的影響空調企業需要提高關注度,根據奧維咨詢最新的監測數據,2013年1-6月份家用空調線上累計銷量93.4萬臺,占市場整體3.8%,銷售額為27億元,占整體的3.2%,銷售量和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491%和414%,這表明電商渠道空調銷售在中雖然占比還小,但增長勢頭卻很迅猛。
在多重市場因素影響下,未來空調行業集中度會繼續提升,“家電下鄉”所形成的空調行業“百花爭鳴”格局將會改變,在品牌淘汰態勢刺激下,品牌格局將出現較大變化。
回顧空調行業這十年發展,從2004冷年重點城市市場2359萬臺的銷量規模到2013冷年2820萬臺規模,數字變化的表象下蘊含的是行業極為復雜的變遷歷程。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指出,經過這十年的發展與沉淀,中國空調行業已經步入市場成熟期,與過去粗放增長下的機遇不同,未來的增長要靠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來推動。在新市場變局中,空調企業要主動且持續地進行調整和創新,才能迎合新的消費需求,獲取結構性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