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一點,由于前端時間至強E3-1230處理器市場斷貨嚴重,普遍的消費者選擇了網購的方式獲得產品,筆者也認為針對處理器產品,目前網購條件有保證的情況下產品可靠程度還是有保障的。以此CPU為例,本身盒裝產品極少,大部分均為散片,筆者從中關村賣場買到的E3-1230也為散裝,用戶大可不必糾結于此類問題上,無非就是一個所謂的散熱器問題,我們也無法避免盒裝產品有和后期加工的可能性(散片自行包裝為盒裝)。
選Z68還是H61
這個問題我們在前一期文章中做過解答,目前市場中在售的Intel主板,H67和P67已經處于清倉停售的狀態,面對即將發售的7系(Z77等)主板,Intel似乎希望打消掉了消費者繼續購買6系的欲望,只留下的入門級別H61主板和在性能方面與7系差距不大的Z68超頻主板。
如果選擇價格低廉的H61,必然是希望等7系主板發售后在更換,讓其做為一個過度平臺,但同樣也需要極大的耐心等待新產品的價格平滑,筆者了解到的情況目前Z77系列主板售價均要在1500元以上。但如果選擇一些低端的Z68主板,價格預算維持在800-900元,性價比就顯現出了,無論對于接口還是超頻的需求(E3-1230不可超,但為日后有超頻處理器拿來玩玩也是不錯的)都可以滿足,且與7系主板的差距也不是很大,當屬目前的首選。
存儲產品如何定位
我們文章中多期以來的建議都是希望消費者可以搭建雙通道內存平臺,如果預算不足購買8GB,兩條2GB內存組成4GB雙通道性能提升也是很明顯的,畢竟目前內存的價位給予雙通道很大的優勢,單通道與雙通道的價格幾乎沒有差距。
硬盤方面筆者選擇了目前單碟1TB硬盤中性能最佳的希捷1TB硬盤,如果用戶預算充足在搭配一款60GB容量左右的固態硬盤做為系統主盤也是非常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