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7800億日元!松下發布2011財年第三季度結算報告時公布的全財年巨額純損失預測給日本電子業界造成了沖擊。出現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平板電視業務的構造改革費用以及收購三洋電機帶來的商譽減損。日本的電子廠商出現如此巨額虧損是自日立制作所2008財年計入7873億日元純損失以后的第一次。
不只是松下,預計索尼和夏普的全財年純損益也將出現大幅虧損(圖1)。這三家公司的共同點是,對電視業務的依賴度較高。日本停播模擬電視后,電視需求的銳減以及全球性電視銷售低迷的雙重打擊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業績。
發布7800億日元純損失預測的松下代表董事社長大坪文雄
而擁有重電部門的三家公司受到的影響則比較小。比如東芝,雖然此前一直盈利的電視業務出現了虧損,但社會基礎設施業務保持堅挺,預計公司整體的全財年能夠確保盈利。家電業務在公司整體所占比例不太高的三菱電機以及2012年1月宣布將退出電視自主生產的日立制作所的業績也比其他公司出色。
“不會退出電視業務”
為改善收益,索尼、夏普和松下三公司分別宣布進行業務構造改革。作為重點措施,三公司提到了電視業務的重建和新業務的開拓。
圖1:重電組和家電組盈虧分明
六大電子廠商公開了2011財年全年的業績預測。最終純損益方面,預計日立制作所、三菱電機和東芝三家公司會實現盈利,而索尼、夏普和松下三家公司將出現虧損。
2011財年主力業務電視業務將連續8年虧損的索尼計劃更換管理層,通過新體制來改善業績。該公司宣布,平井一夫(現任代表執行董事副社長)將于2012年4月1日就任代表執行董事社長兼CEO(圖2)。現任代表執行董事會長兼社長、CEO霍華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將于2012年6月辭去會長一職,改做董事會主席。
圖2:索尼決定更換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