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Kindle Fire的美國亞馬遜公司首席執行官杰夫·貝佐斯。攝影:Getty Images)
美國電子商務(EC)巨頭亞馬遜公司(Amazon.com)進軍平板終端市場,其以低價格為武器很快就席卷了市場。本文通過終端拆解和UI分析驗證了亞馬遜的目的和實力。
美國2011年的年底商戰。迅猛增長的平板終端市場的“臺風眼”不是韓國三星電子和索尼等知名終端廠商投放的產品,而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EC)企業美國亞馬遜的Android平板終端“Kindle Fire”(圖1)。Kindle Fire于2011年11月15日上市,并一舉奪得了Android平板終端市場份額首位的寶座。
圖1:這就是Kindle Fire
圖為利用配備的自主開發Web瀏覽器“Amazon Silk”瀏覽亞馬遜公司Web網站的情形。售價199美元的Kindle Fire刊登在其首頁上。(攝影:星野仁宏)
據美國調查公司IHS iSuppli預測,亞馬遜在2011年第四季度,即上市僅1個半月時,將供貨約390萬臺Kindle Fire。占該季度的平板終端整體供貨量的13.8%。雖然占65.6%的美國蘋果“iPad”系列一家獨大的局面仍不會變,但Kindle Fire與排名第三的三星電子的“Galaxy Tab”系列卻可拉開4.8%的距離。
亞馬遜通常不會公布Kindle系列的供貨量,該公司2011年12月15日曾公布,“包括Kindle Fire在內的Kindle系列供貨量連續3周超過100萬臺/周。其中Kindle Fire的供貨量最多”。
可能會“賠本”
Kindle Fire暢銷的主要原因在于其199美元這一對美國人而言的“魔術價位”。此前,各大終端廠商生產的平板終端的價格行情一般是,畫面尺寸為10英寸的產品約在400美元以上,與Kindle Fire相同的7英寸產品大約也在300美元以上。作為知名品牌,可以說Kindle Fire打破了常規。
關于Kindle Fire的價格,有觀點指出這一價格會“賠本”。IHS iSuppli分析了Kindle Fire的構成部件,部件成本和EMS組裝費用加在一起的硬件成本估算為201.7美元(表1)。然而也有觀點認為“絕不會賠錢”,但即便不會賠錢,利潤肯定也相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