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為期三天的時間里,曾經是消費電子行業主力軍的日本三大電子企業——索尼、夏普和松下相繼預告2011財年將迎來巨虧。這三家公司預測,截至3月份的2011財年內共計虧損12900億日元(約合170億美元)。
其中夏普和松下的年度虧損都將創其歷史之最,松下虧損額可能高達7800億日元(約合102億美元),創下日本制造企業年度虧損新高。
缺席移動設備浪潮
面對巨虧,三家企業的解釋大致相同:日元升值、歐洲金融危機、泰國洪災、日本地震、能源價格上漲的不利影響。(編注:松下還給出了因收購三洋電機而進行的2500億日元減記。夏普則說,電視機業務和用于電視機的LCD面板業務帶來的虧損,將會導致與稅務有關的資產減記。)
全球電子企業主要分布在日本、韓國、歐洲和中國,目前日系企業和歐洲企業都陷入虧損,韓國的三星盈利,LG電子虧損,中國本土電子企業盈利不錯。
除了日元升值、日本地震外,非日本國的電子企業面臨同樣的問題,唯獨日系企業傷得最深,原因何在?
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日系電子企業近年的市場適應性越來越差,相對競爭對手,顯得“墨守成規,不思進取”。“索尼是3D電視和OLED電視的發明者,但是韓國的三星電子在3D電視和OLED電視上現已超越了索尼。”
即使不拿蘋果這個另類的企業與索尼相比,當初一直把索尼作為學習榜樣的韓國三星電子在產品研發上也已大大超過了索尼,而且三星的產業鏈布局比索尼更完善、更全面。
難怪有人總結,日系企業在產品創新上不如蘋果,在生產制造能力上不及三星。相比三家日本公司預測的170億美元虧損,蘋果僅最新一個季度就賺了131億美元,而三星為2012年的資本支出就給出了410億美元的預算。
華爾街日報指出,三家日本公司產品的差異化做得不夠,以至于陷入到殘酷的價格競爭當中。
數年前,這三家公司各自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來提高其微薄的利潤率。索尼的策略是壓縮供應鏈成本,夏普在日本修建了一座規模龐大、代表最新科技水平的LCD面板工廠,松下則收購了三洋電機,邁入太陽能電池領域。
但當消費者需要變革的時候,它們卻無法足夠迅速地做出反應,因為資源分布在太多的產品線上,每一個產品線上的資源又太少。
這幾家日本公司的消費電子產品線包括電視機、藍光播放器和筆記本電腦;另外索尼還生產數碼相機和游戲機。但它們基本上已經與移動設備浪潮失之交臂。
日系的保守戰略
日系企業的封閉和保守這些年也傷害了自己。
松下布局等離子面板叫板液晶,但是由于松下保守的戰略,不愿意分享等離子技術,致使全球絕大部分彩電企業轉戰液晶,最終等離子技術逐漸被邊緣化。時至今日,松下也只能削減等離子的產能壓縮成本。
夏普構建了全球一流的液晶面板廠,但是夏普的面板廠幾乎全供自己使用,相反三星的液晶面板則向全球彩電企業供貨,如今大量的庫存壓力導致夏普陷入了巨虧,只能宣布其十代線產能削減一半。
“有一點大家容易忽略,就是日本家電企業在面對韓國家電企業競爭時顯得信心不足,認為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在與韓國企業競爭中取勝,有點要轉型的念頭。”劉步塵認為,日本家電企業陷入困境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日本電子業的最艱難期
戰略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合伙人神永真杉(Masugi Kaminaga)說,現在是日本電子企業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它們以前從未遇到過真正的挑戰,現在各方面都面臨著實質性的挑戰。
神永真杉說,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科技巨頭和今天的日本企業有相似之處。決心適應新環境的企業可能會生存下來,并最終茁壯成長,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是其中的一例。而有些企業有則可能像柯達公司那樣消失。另外,就像美國企業因日本科技公司崛起而受到挑戰一樣,日本企業不僅面臨著韓國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而且最終還面臨著來自中國的競爭。
日系電子企業陷入困境帶來的市場空隙,中國家電企業也許能撿到一些機會,但對此也不能太樂觀。劉步塵認為,最大受益者還是韓系三星和LG電子,無論在技術研發上和制造上都做好了準備,中國企業還沒有能力成為領軍者。“我們企業沒有創新的產品,更多是在模仿和跟隨,現在蘋果和谷歌正在準備推出智能電視,但是中國企業幾乎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
“索尼還有一些機會”
日企的轉型已然開始。
4月1日即將上任的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明確表示,索尼要向輕資產公司轉型。
平井一夫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稱,自己的戰略目標是讓該公司的16.8萬名員工認識到,昔日在制造方面的成就必須由銷售美妙絕倫的“用戶體驗”取代。他說,公司不能只是繼續作為一個很棒的硬件產品提供商而存在,即便有些人期待我們這樣做。很明顯,索尼現在開始學習蘋果。
但這并非易事。平井一夫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說,他本希望公司更為迅速地開展輕資產運營戰略,但達成共識的需要阻礙了我們,這是日本企業的管理特征。
索尼產品誕生于二戰的廢墟中,在之后的幾十年中成為時尚、先進技術的體現,并使日本成為消費電子產品的中心。如今,索尼股價在近20年的低點上下徘徊。該公司的信用評級上個月遭下調。
松下也準備有所行動。該公司總裁大坪文雄上周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松下將強化車載電池等環保創新型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對于“赤字大戶”的電視部門,松下將把重點放在高附加值產品上。
夏普由于產品線單一目前還沒有聽到轉型的聲音,不過劉步塵認為,夏普拒絕進入OLED電視領域,這種拒絕新技術也會像松下當年拒絕液晶技術所犯的錯誤一樣,讓企業未來變得危險,“三家企業中,我認為索尼目前還有一些機會,畢竟索尼掌握了不少專利。”
索尼、夏普、松下2011財年第三季度業績
注:貨幣單位為日元,2011財年截至2012年3月31日;1元人民幣約合12日元
營業收入 同比變化 預計財年營收 凈利潤 預計財年凈利
索尼 1.822萬億 -17.4% 6.4萬億 -1590億 -2200億
松下 1.96萬億 -14% / -1976億 -7800億
夏普 5890億 -22.7% 2.55萬億 -1736億 -29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