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提示
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閱讀方式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電子閱讀。隨著電子閱讀日漸風行,許多圖書銷售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搶灘電子書市場。去年12月21日,國內一家以出售紙質圖書起家的大型網站,正式開售數字期刊,該網站還計劃于今年推出自己的電子閱讀器。國內多家大型書城緊隨其后,爭相擬計劃進入電子書市場,電子書市場日漸火爆。商家的嗅覺是敏銳的,然而,國內紙質書銷售大戶上線數字期刊業務、出售電子書,無疑會給紙質書市場帶來巨大的沖擊。那么,未來紙質書是否會被電子書所取代?紙質閱讀會不會成為一種奢侈?請看本報記者的調查采訪。
●一家專業調查分析機構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電子閱讀器的銷量超過百萬臺,2011年第一季度我國國內電子閱讀器市場總出貨量達28.25萬臺;第二季度,銷量是27.9萬臺;第三季度,銷量在29.5萬臺左右,2011年總銷量接近120萬臺。
●與紙質書相比,電子書具有低碳、環保的特點,以一個容量為4G的電子閱讀器來說,它能容下約3000本電子圖書。而如果要制造這3000本紙質書,不僅需要砍伐30多棵樹齡在20年至40年的樹木,還得大約耗費150噸水、900度電、1.8噸煤和450公斤化工原料。
現象電子閱讀不斷升溫
現今,在地鐵、公交、機場等公共場所,人們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人聚精會神地盯著手機、MP5或者電子閱讀器,見縫插針,利用空閑時間進行閱讀。
電子閱讀使得讀書變得更加方便,人們在任何空閑時間,都可以看看電子書打發時間。
家住沈陽市皇姑區的趙亮是電子閱讀群體中的一員。趙亮告訴記者:“我的工作單位在渾南,離家比較遠,平時上下班坐公交車,來回得兩個多小時,非常無聊而且浪費時間,我一直想把這段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讀電子書是個不錯的選擇,十分便利。”
“在電子信息技術日漸發達的今天,電子閱讀已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張跣說,“電子書適合當前快節奏的社會環境,對于工作繁忙的人來說,更為便捷和實用。”
伴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很多人每天大部分時間被工作占據,下了班回到家不是看電視就是做家務,要不就是上網,事情太多,都沒有大塊的時間來讀書,讀書成了偶爾為之的事。但自從有了電子書,這種隨時隨地的閱讀方式,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因此,電子閱讀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