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國家經濟建設保持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隨著平安城市、科技強警等重大項目的推進,以及奧運會、世博會等國際活動的成功舉辦,我國安防市場需求持續升溫。
安防系統除應用于大型項目建設之外,在基礎公共治安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安防科技日新月異,對安防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與國際接軌后,外商紛紛搶占國內市場,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安防產業發展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又一個新的五年已經到來,在披露的安防產業“十二五”規劃審議稿中提出,到“十二五”末安防產業規模將翻一番,總產值達5000億元。
“十二五”開局之年安防企業應該如何把握時機,力爭上游呢?首先,各地響應政府號召堅持加強技防系統;其次,借力行業應用,推動安防市場新突破;第三,走出國門爭取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安防企業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豐收。安防系統在公共場所、大型群體活動中有著突出的表現。廣州、安徽、河南、湖北、陜西等地相繼開展了一系列治安防控普及工作,“十一五”期間大力促進發展報警運營服務現代化。陜西省公安廳就發明了警情“靜態”網格自動跟蹤系統,這個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發明被眾多專家認定為一項填補了國際空白的有效技術,可以讓眾多的監控設施更加耳聰目明,在社會治安技術防范和案件偵破方面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深圳警方“六網聯動”構建“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重點解決流動人口管理、城中村出租屋管理、城市基礎管理等難題,進一步深化了社會管理創新。北京市朝陽區在“十二五”期間,將建立以社區為平臺的人口屬地化管理網絡,推行“一卡通”管理,強化人口管理服務的基礎。這種“一卡通”為流動人口辦理帶有芯片的智能化卡片,有效管理外來流動人口,保障社會公共治安和諧。
各省、市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努力做好構建平安城市的基礎工作。以技防優先、物防為輔、安全防護理念進萬家為原則,為社會公共治安建設添磚加瓦。隨著平安城市建設工作逐步推進,安防企業也“借題發揮”,發展以新興產業為驅動力的安防市場新格局。“十二五”我國將會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物聯網、三網融合、智能電網等都納入其中。面對這樣的誘惑安全企業怎能不心動?據權威資料顯示,目前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建筑社區安防中涉及的主要范圍有周界防范預警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居家防盜報警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一些一線大城市中,地產開發商紛紛利用物聯網技術提升樓宇科技含量,小區安防系統大量地運用物聯網技術,形成三道隱形的防護網。在三網融合的政策下,安防企業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光纖入戶為“家庭安保運營”和安防網絡化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平安城市建設、城市交通監控等領域都將是未來五年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十二五”期間安全需求的大環境依然存在,不斷深化的應用潛力仍然強勁,科技發展的潛力會產生爆發性效應,數字城市建設和安防物聯網會成為新的強勁增長點。
國內安防市場前景光明,安防企業不應止步于此。在中國越來越強大的同時,企業家們應當把市場拓展到國際領域。讓中國的品牌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市場廣闊、利益豐厚,讓安防企業家們做到市場擴大與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