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數字出版與數字閱讀
自從造紙術和活字印刷在中國發明,人類使用紙媒體閱讀的歷史已逾千年。即使20世紀末出現了電腦和互聯網,即使LCD和LED的液晶顯示屏取代了CRT,即使人們已經更喜歡使用鍵盤“寫”字而疏遠了
筆,借助紙媒體閱讀的狀況也基本上沒有任何改變。讀書不僅是一種對知識的汲取,更是一種精神生活的享受,誰會在床上、在沙發上、在洗手間里捧著筆記本電腦閱讀呢?而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新的出版發行模式、新的閱讀器已經閃亮登場。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是,數字閱讀,一場新的革命已經到來。
什么催生了數字閱讀
數字閱讀取代紙媒閱讀是歷史的必然,影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當今世界講求的是低碳、綠色、環保的經濟形式。而書的形成要浪費大量的林木資源,并且經過造紙、印刷、倉儲、物流等多個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環節。而且同時,這些環節也增加了書本身的成本。所以數字閱讀更環保,更經濟。
其次,科學技術的進步使數字閱讀成為可能。1.人們已經可以制造出和紙書尺寸相當、輕薄、閱讀舒適、海量存儲的電子閱讀器。2.3G和WIFI的發展使我們真正進入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人與各種信息的邏輯距離已經趨近為零,于是讀者有了隨時隨地獲取內容的渴望。
第三,電子商務的成熟為數字閱讀奠定了基礎。經過了10年的發展,對于網絡支付,人們已經開始從擔心到習慣。由于流通環節變少以及物流的發達,人們可以從網絡書店獲得更快捷、更經濟的購書體驗,當當、卓越、京東已經成為年輕的閱讀者們的首選“書店”。而數字閱讀連物流環節也省略了,價格更經濟,速度更快捷。
第四,真正的動力來自于閱讀體驗的提升。從閱讀的舒適性來說,再好的閱讀器恐怕也無法超越紙載體。但是數字閱讀可以最終實現隨時、隨地、任意移動終端對海量內容的即時訪問,就好像給我們配備了一個移動圖書館。強大的搜索引擎可以讓我們更迅捷的在內容庫中找到需要的書,在書中找到需要的信息,獲取知識的效率發生質的提高。另一個革命性的飛躍是電子書的全媒體化,這在蘋果的應用商店已經實現。基于綜合性能上的強大,隨著時間發展,電子書在面對紙書的競爭中將越來越處于優勢地位。
在中國,網絡書店正在蠶食實體書店的份額。而在歐美,傳統的店鋪式經營正在遭受比中國更大的打擊。曾經具有重要地位的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Borders,10年以前將網絡書店業務賣給了亞馬遜,成就了后者的世界網絡書店的霸主地位,而今卻在網絡書店和電子書的雙重重壓下宣布破產。基于同樣的原因,英國最大的連鎖書店水石(Water stone"s)也在2011年初發布了盈利預警公告。而當一些連鎖書店慌忙選擇網絡配送時,亞馬遜已經將戰略重心轉移到數字出版與數字閱讀。網絡書店逐步取代實體書店已經成為現實,數字出版會取代網絡書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