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大的挑戰就是屏了。Super AMOLE Plus是很好的、最成熟的解決超薄的方案,但是不是個每手機廠商都能用的,先不說價格,供貨保證才是最大問題。目前此屏技術僅三星一家量產供貨,一旦出現供應緊張問題,中國廠商的優先級別一定不如三星自己或者TOP5的國際品牌。雖然國內的天馬、京東方,甚至萊寶都表示已在研發該項技術,前兩者可能還有樣品出來,但是要真正大規模量產,最早都是2012年底的事情了,并且這里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隱患沒有解決,這就是專利問題,以上這幾家誰也沒有解決AMOLED的專利問題。據聞,目前三星將此專利護得很緊,其核心專利人員是國家重點保護的對象。“韓國人在OLED戰略做得太牛了,讓日本業者和臺灣業者無地自容。三星和LG分別攻中小屏和大屏OLED,明年LG會推出量產化大屏幕OLED顯示器和電視,而三星完全把智能手機屏幕的產品鏈給霸住了。”這是一網友在昌旭微博中的評論。
不過,另一種方案也可以降低厚度且帶來成本下降的優勢。雖然AMOLED專利被三星牢牢把控,但是Touch on lens(TOL)和in cell等技術也可以大幅降低觸摸屏的厚度。并且,臺灣廠商如TPK和聯建已開始TOL的大量供貨,而中國大陸廠商萊寶高科也將在明年上半年量產TOL的產品,其它大陸的CTP廠商也會快速跟上。相信明年下半年開始,TOL會在一些高端手機中采用,它可以減小厚度0.3-0.6mm,且由于減小一層玻璃,理論上可以減小觸摸屏成本。在in cell方面,雖然可以將厚度減小得更多一些,但是目前的低良率仍是一個較大的問題。短時間難以解決。
除屏以外,另一個厚度較難解決的就是攝像頭了,光學距離不是那么容易改小的。格科微電子銷售副總吳新樓表示:“的確,攝像頭的高度問題已成為sensor基本競爭要素之一。”不過,這里有一個巧妙的解決辦法:“如果又要高像素,又要機身在10mm以內,可以考慮局部突起。”展英通采購總監金奇分享他的看法:如果做AF的話,厚度很難做薄,可以學習三星,攝像頭和天線位置突出,既解決了厚度問題,也使得外觀輪廓分明、線條感強。網友Droid吳煒補充,“除攝像頭外,天線也是后續做薄的主要難點。”
值得提醒一下的是,網友小本創業工坊認為大家忽略了一個看似乎不重要的東西:“手機做薄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動圈喇叭(4-6mm)太厚,并且EMI的問題對擺放位置有要求。”他透露該公司有個材料,生產成了1mm厚度的揚聲器,希望對手機超薄方向,有所作用。
最后,就是最糾結的東西了——電池。手機厚度與電池密切相當,而電池厚度又與電量密切相關。正如一網友抱怨:“如果電池技術沒進展,按今天的水平,8mm用半天,10mm用一天,12mm用兩天。消費者用腳投票。”
超薄,還是待機時間?恐怕五年內都要糾結并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