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隨著戴爾、惠普等品牌的相繼進入,國內投影機市場不但云集了60多個品牌,產品型號竟也達到了400多種,這在國內這個每年僅為10萬量級銷售容量的投影機市場可是前所未有的。
隨著國內投影機市場的不斷發展,其市場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據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國內投影機市場每年都保持高增長,2002年的總體銷售規模為10.14萬臺,相比2001年同期增長了65.6%。而且預示未來五年,國內投影機市場還將保持以72.5%的平均速度高速增長。
隨著投影機市場邁入十萬臺年銷售額的臺階后,很多廠商之前倚仗的AV專業渠道以及零售渠道,在整體的市場運作上已經不可能勝任市場進一步擴張的戰略需求,投影機市場銷售格局之變已是在所難免。
所以2003年,當神州數碼與NEC簽約總代理協議時,神州數碼常務副總裁林楊表示,“一種產品的市場規模形成以后,分銷渠道將成為最主要的銷售渠道,這是一種規律,而目前國內的投影機市場以及今后的增長趨勢,已經可以支持分銷這種普遍的渠道方式。”
最為典型的要說到,商務應用需求的不斷上升。中國加入WTO以來,國外的商務巨頭紛紛進入中國快速發展,在其擁有強大實力的背后,國際規范的商務習慣和做法也對其發展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便攜商務投影機的廣泛使用,就是國外商務談判和演示的必要作法。因此中國近千萬中小企業如果要與世界商務接軌,一臺功能強、品質好的便攜式投影機的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一方面,投影機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市場的天下,所以大多數廠商都把市場的重點鎖定在教育市場,但不可否認的是,投影廠商們也開始意識到,教育市場在兩三年達到飽和之后,可開拓的空間已經不大,而且當時已經有越來多的用戶,尤其是企業用戶開始認識到多媒體演示的重要性,對投影機產生了深厚的興趣。而開拓商用市場尤其是中小企業市場方面,自然是IT渠道們的強項。
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統集團市場開發經理林曉也曾強調,“目前投影機市場中小企業和家用市場的增長非常迅速,而這類用戶的采購以零散采購為主,所以,加大投影機在零售店面的曝光率和銷售力度就成為在這個市場上取勝的關鍵。所以惠普會加大在零售渠道的銷售能力,此次與像恒昌這樣店面覆蓋廣、銷售服務能力強的合作伙伴簽約,也是借此機會增長在該市場領域銷售能力的一個舉措。
惠普的這一渠道策略只是所有投影廠商當中一個代表。神州數碼和NEC的簽約也是一個很好地例子,除此之外,在這兩年的時間里,飛利浦簽約了佳杰、普樂士簽約了威達等等,都是很好地證明。投影機市場向分銷時代邁進已經成為投影渠道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