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bank:2011年的平板顯示產業可用一句話概括:“比預期成長低迷”。
長期以來LCD TV、LCD MNT、NB等應用在產量和市場上保持高速增長,引導著TFT LCD產業的成長。但隨著滲透率達80%以上,TFT LCD產業已經進入成熟期。市場迫切需要新應用出現,2010年PID(Public Information Display)和Tablet PC開始受到關注,并持續高速增長。然而事實上,PID和Tablet PC的成長對于改變整體供過于求的供需狀況力不從心,由此可以判斷,產業不景氣已經開始。
預計2012年,大部分廠商對景氣狀況仍持保守態度,市場轉虧為盈仍需時間。
群智:產業虧損的根源在于產能過剩。按面積計算,過去5年里TFT LCD產能均保持20%~70%的同比增長率,2011年產能增長下降至10%以內。預計2012年隨著國內產能增加,總體供應仍將同比增長10%以上。另一方面,面板廠將轉移產能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如PID顯示上,以提升產品毛利空間。同時,業者仍需審慎評估新的投資計劃,避免產業虧損持續加深,景氣惡性循環繼續走低。
廣東平板顯示協會:受歐美市場不景氣和全球金融萎縮影響,在一個中長期內平板顯示行業景氣難以回升。預計2012年和2011年價格走勢趨同,不會上揚。明年的經濟狀況可能稍遜于今年,但這是正,F象,是產業周期性的體現,只是相對而言這次的周期變化比以往更激烈。同時,每一輪不景氣都為產業帶來整合機會:提升技術、降低成本、擴大規模。
平板顯示產業集高資金、高技術、高人才的特點于一身,中國企業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無法憑藉一己之力發展起來,仍需政府大力支持。產業虧損帶來的壓力和不確定因素導致政府對后續項目的投入和規劃更為謹慎,這對產業發展其實不利。產業的價值不能單憑眼前的狀況、一時半刻的景氣來判斷,甚至因此產生動搖或者放棄。
臺灣電子設備協會(TEEIA):2011年平板顯示產業呈現出上半年熱、下半年急凍的景況。產能過剩和歐債危機造成全球產業成長趨緩。但AMOLED、Flexible Display等新型顯示技術已嶄露頭角,AMOLED更被視為平板顯示產業的救星,成為各家廠商研發的重點。同時全球液晶電視的成長逐漸減緩,總出貨量1.6億臺左右,滲透率已接近8成。未來除非有新的成長誘因,否則液晶電視的成長率將無法繼續以往的水平。2012年,在全球各大面板廠都陷入巨虧的情況下,產能競賽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發展獨特性、技術性產品,低成本已經不再是唯一的考慮因素。
面對不景氣,廠商首要調整產品結構來降低市場沖擊。2011年下半年以來,設備行業主要依靠觸摸屏廠商擴廠訂單的支持,但全球設備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擁有優良服務與超高性價比的臺灣設備與零組件,將逐漸受到日韓廠商的喜愛與采購,國際設備大廠的優勢正逐漸流失。“不景氣”將成臺灣設備廠商趁勢追擊的良好機會。
2012年景氣回升還需依靠歐債危機解除、中國大陸由配角變成全世界消費主角。2012年上半年價格將跌至谷底,八月以后景氣回穩,期間要經歷一段徘徊期。
FPDisplay 點評:
景氣一問,其實答案都是唯一,非比往年好即比往年壞,或者再加個折中點的選擇:不好不壞、與往年持平。對于2012年平板顯示行業的景氣展望,各大廠商和研究機構看法基本一致,上半年在2011的陰影下,市場價格將跌至谷底,下半年觸底反彈有所回升。
然而,景氣現象折射的是,也許是背后受影響的廠商對自身市場開發的不足、資源調配的不均、核心技術力量缺乏積累和儲備,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危機應對能力欠缺等一系列問題,進而延伸到產業鏈是否齊全,產業發展是否健康。以此為鑒,廠商能做的也許就是以自己為立足點,把問題各個擊破,解決生存危機。一如誠志永華所言,企業必須具備造血功能,才能捉住機遇在景氣到來之時趕上發展的列車。
想要翱翔萬里,就得活在當下。
《平顯時代》2012年1月,第88期,歡迎廣大客戶踴躍訂閱、投稿、投放廣告,謝謝您對本期雜志的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