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BIRTV2010開幕。隨著今年的3D大片火熱上映和消費者視覺感官要求的不斷提升,3D內容無疑是本屆BIRTV的熱門話題。本次展會重頭戲也非3D莫屬。其中產業覆蓋了從3D的拍攝、后期制作以及它的存儲、播放、成件設備目前產業鏈。作為其中一份子的數字影院放映機同樣涉及了3D。然而,未來數字影院真的是以3D為發展趨勢么?
3D實際上已經存在了百年的歷史,為什么2010年突然大家多在談論3D,主要還是技術進入了我們普通消費者的生活中,這項技術才具有長久的成熟性。從3D來講,目前整個產業鏈基本已完善。所以眾多廠商相繼推出了3D產品。但3D這個市場雖然看得比較紅火,其實真正能夠得到很好的3D效果并不是太多。
單從影片來說,自從《阿凡達》創下破紀錄的27.3億美元的票房后,跟風而上的電影們看起來正讓這個有利可圖的模式再次落入乏人問津的危險。早年的3D電影膠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立體電影曇花一現,不久就消失了。如今年的3D大片《諸神之戰》雖然取得了6406萬美元的首周成績,但卻免不了被《芝加哥論壇報》稱為“龐大愚蠢的爛片”。
分析人士正對消費者對3D電影的興趣能否保持下去提出了質疑,特別是在影片情節槽糕的情況下。據BTIG Research分析師理查德·格里菲爾德表示:“為什么讓觀眾戴著眼鏡觀看電影收費要更高呢?電影公司只顧把所有的影片多轉換成3D格式,而不考慮質量。”
現如今的3D電影,并不是像詹姆斯·卡梅隆投入數年時間開發的3D攝影技術,而是熱衷于3D后期的處理技術。這種投機取巧的辦法就是先拍攝2D電影,然后經過電腦后期處理完成部分場景的3D效果。此舉固然可以大大縮減影片的制作時間以及降低成本,但往往承擔了粗制濫造的風險。
再回到今年的BIRTV2010展。在本次展會中,除DP用顯示的標題來說明3D數字影院外,其他并沒有用顯目標題來突出3D,并非不看好3D技術,而是要亮出自己的優勢。像索尼的數字電影放映機展位中,提出了4K數字影院解決方案。用自己的研發技術,在4K數字影院上取得新的突破,來引導整個行業的未來趨勢。
從巴可在本次展會的產品來看,帶來了旗下最新亮點的DP2K第二代數字電影放映機。DK2K新系列數字放映機將打破各項記錄,整個產品線都率先完全符合數字電影計劃組織(DCI)規定的安全要求標準。DP2K系列具有超高亮度,可靠性和圖像質量,外加對遠程服務、診斷和監控的支持,使其成為全球領先放映機構的首選放映機。其產品同樣支持所有3D放映系統。而在今年上半年數字電影業務因全球的部署DP2K系列而呈現了銷售、訂單和產能多出現大幅度增長。而未來巴可將推出世界上第一臺DLP 4K數字電影放映機。可見巴可同樣是將未來產品放在了4K技術。
再來看看科視參展產品,其帶來了今年推出的采用德州儀器公司新一代系列2 DLP影院技術數字電影放映機。其產品可以播放任何領先的3D技術,但是重點還是放在了2K技術上,4K技術是科視未來的發展主要趨勢。另外,NEC帶來了三臺高性能數字放映機是于近日宣布推出的新產品,并且通過DCI技術規范測試,使之成為目前市場上最安全的高質量、低風險放映機解決方案。也都是2K技術為重點,但也支持4K分辨率。當在4K技術成熟時,可提供一個價格合理的完整升級方案。可見NEC未來產品還是以4K為主。
分析人士認為,3D并不是救世主,它也不算是新生事物。從1950年代起,現在已經是該技術的第八次回歸。3D歷史學家、電影業資深人士Daniel Symmes說:“3D一直多是一個進城演出的馬戲團,如果馬戲團一直不走,觀眾就走了。”而未來兩到三年內數字電影放映機也將是以4K技術為主要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