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國土資源局宣布,在青海省祁連山脈發現巨大儲量的可燃冰。本次發現的可燃冰儲量相當于2555億桶原油。國土資源局表示,這是自1959年中國發現石油之后的最重要的地質發現。可燃冰為固態狀甲烷,燃燒值非常高,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理想的清潔能源。
可燃冰將最有希望成為未來能源替代品。科學家預測,全世界石油儲量將在本世紀消耗完畢,尋找新能源將成為本世紀人類的最大任務。全世界可燃冰的儲量巨大,據估計,當前世界可燃冰的儲量可以供給人類1000年的能量消耗。本次在青海祁連山脈發現的可燃冰可供中國使用近90年。中國從1993年由石油輸出國轉為石油輸入國,近年來的能源消耗越來越依賴進口,可燃冰的開采將大大減緩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本次可燃冰的發現使得開采技術的突破迫在眉睫。美國、日本、德國的科學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著眼于可燃冰的開采計劃。之前,這些國家的工作重點集中在海底和沿海地域尋找可燃冰儲量。盡管海底可燃冰儲量豐富,但由于可燃冰通常都在海底450米之下發現,對開采技術要求相當苛刻。本次青海可燃冰是首次在內陸地區發現,同時,本次發現的可燃冰僅在地下20米的地方,大大降低了開采難度。可燃冰一旦開采成功,其開采技術將成為低碳技術的核心。 (作者單位: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