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東芝宣布HD-DVD正式退出市場以來,藍光就一直在力爭穩固自己的市場地位,除了DVD本身的份額龐大,根深蒂固之外,藍光還遭遇了來自網絡下載發行、CBHD等各方勢力的聯合圍剿。尤其是CBHD,是由國內多家知名企業聯合發起,從中國國情出發,依托最具潛力的市場,頗有“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氣勢,如果能再獲得臺系廠商和內容發行的更多支持,前景不可限量。
不過藍光陣營畢竟由國際巨頭們來操盤的,他們不會坐視網絡下載和CBHD的壯大,近日東芝重新加入BD陣營就是一個積極信號,這表示BD的新一輪反擊即將開始。就實際而言,雖然東芝是HD DVD的組織者,但她實際很早就已是藍光陣營的一份子,只不過這層窗戶紙最近才捅破。
東芝方面表示:“鑒于近期支持Blu-ray格式數字設備的增長勢頭,同時從消費者和零售商角度考慮并結合市場需求,東芝決定加入BDA組織。東芝將生產支持Blu-ray格式的數碼產品,包括藍光播放器和整合藍光驅動器筆記本電腦。”
藍光的快速增長從液晶電視和高清投影機產品上的確反映明顯,不過筆者相信支持東芝作出以上決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索尼最新的技術策略——BD+3D的發行模式,由于3D技術是確信無疑的未來趨勢,因此索尼在這一技術上的突破無疑給了其它廠商更多的信心。
兩種方案
目前可供選擇的方案有兩種,第一種方案能夠將圖像質量的劣化減至最小,并可支持其它3D顯示技術,但其缺點是這種存儲媒體不能在現有的藍光播放器上播放。第二種方案雖然能夠在現有的藍光播放器上使用,但其分辨率很低,這是因為現有的藍光播放器只有1個頻道,為了能在1個頻道上播放左、右眼用的圖像,就必須減少像素,因此左眼和右眼圖像分別都只能利用一半的像素。
實現第二種方案所需的技術開發工作也正在進行,且完全獨立于BDA。目前有兩種備選技術:紅藍立體(anaglyphs)技術與Dolby技術。紅藍立體技術利用紅色濾光片和藍色濾光片使色彩呈現多維立體效果,已經有較長的歷史。2008年發行的一些3D電影(如《地心游記》)就采用了具有該技術的藍光光盤。但是,人們對這種技術的評價不高,因為長時間觀看眼睛容易疲勞。
在本屆CES上,杜比實驗室公司首次展示了一項可以大幅改善3D畫質的新技術。公司消費類電子高級產品經理Matthew Chang解釋說:“該技術采用類似棋盤格狀的矩陣對左眼像素和右眼像素進行組合,使人眼很難察覺到圖像的劣化。我們正在與一些電影制作公司討論該技術的應用。”
CBHD的前生今世
早在世紀初期,中國就已是全球DVD生產大國,產品質量和形象與國際名牌已不相上下,而低價優勢對日本等國外同類產品構成強有力的威脅。在此背景下,2002年3月份,6C聯盟向國內DVD生產企業要求在國內DVD生產企業與之達成專利費交納協議,否則將提起訴訟。這次事件也重創了曾經繁榮的中國DVD整機企業,在此之前,中國DVD機年產量超過3000萬臺,占到全球產量的90%!專利事件之后,中國DVD機出口受阻,出口量銳減80%,大批DVD機企業倒閉……
2002年以后,存活下來的DVD企業成立“中國EVD聯盟”,2004年元旦推出首臺EVD碟機,并在11月18日上市。當時的中國信息產業部發布還通知,將EVD確定為“電子行業推薦性標準”。但是由于EVD容量有限,因此圖像質量尚不足以同日本兩大標準抗衡。另外,加上片源問題、渠道問題、產業鏈構建等等多個難題沒有解決,隨著EVD主力夏新和長虹加入東芝HD-DVD陣營,EVD宣布徹底失敗。
也正是因為在光盤產業的連續折戟,國內的音視頻產業開始反思,很多企業認為中國視盤機企業不應該僅停留于加工產品,而更應參與到有關標準的制訂中去。目前,中國已經完成了包括CBHD標準制訂、關鍵技術研發、光盤制造、內容加工、整機制造的CBHD產業鏈布局。不過也有一些中國主流DVD企業不看好CBHD,稱其有可能重蹈當年EVD覆轍。
2009年4月22日,中國藍光高清CBHD(China Blue High-Definition)視盤機正式面市,TCL、新科等正式向市場推出CBHD播放機產品,華納兄弟、中唱總公司等內容提供商也宣布提供CBHD規格的影片,這意味著中國藍光高清光盤產業從規格制定進入市場開拓新階段。
3D是索尼重要方向
索尼未來會將3D技術作為未來產品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索尼公司董事長兼CEO斯金格在其主題演講中指出:“藍光光盤將繼續發展,我們再也不能回到前高清電視(pre-HDTV)的時代,未來將是3D的時代。”他表示,從現在起,藍光技術的發展方向是與因特網的融合,以及3D成像。索尼公司將在藍光光盤播放器(包括PlayStation 3)、家用顯示器等多款產品中增加3D能力。
這一演講說明,索尼將不再排斥網絡發行等功能,這對于藍光而言本身更加合理,另外與索尼并肩戰斗的除了松下等廠商,東芝的加入也是一大助力,而且BD產品發行還獲得了好萊塢的大部分人的支持,整合了家用主機的PS3已經足夠強悍,3D功能的引入和產品的整體打包都將是索尼的有力武器。
近日,多家海外媒體的報道都聲稱CBHD的發展超過預期,已經形成了很強的凝聚力,至少在大陸市場上與BD相比不遑多讓,甚至大有農村包圍城市的意味,此次技術升級和東芝“回歸”,其矛頭的最大可能目標應該是CBHD,畢竟索尼手里的“上游資源”不多了,何況藍光還關聯了她幾乎全線的產品……
索尼輸不起!
而在CBHD陣營方面,失敗則意味著可能會重演DVD全軍覆沒的一幕,3D技術的出現表面看可能短期難以實現,尤其是對現有技術機型不能支持的短版,但從長遠來看則又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而且3D對與容量和編碼要求更加苛刻,直指CBHD的短板。現代電影已經開始不局限于傳統時間長度,CBHD還有時間來破解這一難題,不然多碟或刪減版可是難以服眾……
CBHD同樣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