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日趨成熟,商業空前繁榮,人們的文化水平也在提高 ,審美觀也在發生著變化,更多的趨向于個性化的消費,無論是在高檔的社交場所,還是在普通的公共消費場所,都力求對消費者的服務檔次提升到一個更高的程度,也希望在提高服務質量同時能有更好的經濟效益。隨著當前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應用程度的深入,結合國外先進的行業經驗,出現了在公眾場所非常受歡迎的多媒體信息發布顯示系統(IDS)。
鐵路運輸的不斷提速對車站的工作管理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其中對信息發布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客流量的增大也給車站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其中廣告收入比重將會更大的提高。所以針對目前車站信息發布模式簡單,信息量較少,形式單一的,信息管理任務繁重,廣告效果和成效不明顯等不足,專門制定的多媒體發布系統不但可以解決以上的問題,而且還可以提高信息發布的效率,創造很好的廣告收入,并且能夠改善車站各廳館的環境條件。
受眾特點分析:
1)受眾分類
出行旅客、送站人員、工作人員、到達旅客、接站人員、取貨人員
2)不同受眾的活動內容、范圍
◆ 出行旅客:活動地點為廣場、購票廳、候車廳、檢票門、站臺
◆ 送站人員:活動地點為廣場、購票廳、候車廳、檢票門、站臺
◆ 工作人員:各個工作崗位
◆ 到達旅客:站臺、出站通道、出站口、廣場
◆ 接站人員:出站口、廣場
◆ 取貨人員:廣場、貨物托運窗口
3)不同受眾想獲取的信息
◆ 出行旅客:火車票信息、火車信息、候車地點信息、目的地信息、檢票信息、其他信息
◆ 送站人員:火車票信息、火車信息、候車地點信息、目的地信息、檢票信息、其他信息
◆ 工作人員:站內信息
◆ 到達旅客:出站位置信息、市內交通信息、本地天氣信息、入住資源信息、轉車購票的信息、其他信息
◆ 接站人員:火車信息、其他信息
◆ 提貨人員:到貨情況信息、貨物具體信息、其他個人信息。
以上不同受眾(除工作人員之外)都有被迫消磨時間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有向外界索取社會信息的需要。
預期效果
◆ 滿足各類受眾的基本信息需求和某些特殊人員的特殊需求。
◆ 及時、快速、準確的發布車站的相關信息到車站的任何角落,更好的引導旅客。
◆ 改善購票、候車、休息室、進站、出站的環境,向旅客提供更多更豐富出行信息。
◆ 為相關企業提供企業宣傳的平臺,并且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增加收入。
◆ 可以隨時向各個顯示屏分發想要插播的各種形式的信息,達到很高的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