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張若涵
2008年,澳大利亞安防行業仍是國內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澳政府重視加強對安防行業的管理,技術領域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一、澳大利亞安防行業概況
1.行業環境不斷變化
各種組織機構面對的安全風險日漸增多,包括恐怖活動、有組織犯罪、電腦黑客、公司詐騙、盜竊團伙和破壞活動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對于所有組織機構都至關重要。安防服務對于所有政府部門和商業機構都十分重要,必須成為相關組織機構的內在組成部分。同時,安防服務也不僅僅是少數保安人員的工作,而且應涉及組織機構的所有成員。
在澳大利亞,安防行業是發展最為迅猛的經濟部門之一,而且其內部結構也變得日異復雜。由于安防行業不斷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工作水平,所提供的服務質量迅速提高,廣大顧客的信心也不斷增長。安防行業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接受安防服務的商業機構和政府部門數目迅速增多即可證明這一點。
安防市場不斷擴大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并要求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技術創新突飛猛進,可以提供各種各樣新型的安防服務項目;警察職能發生轉變,一些傳統的職能向私人安防公司轉移;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用者自付”經濟模式日益普及;政府機構和私人公司職能專業化,傾向于從安防公司外購保安服務。
電子安防技術的飛速發展,意味著各種組織機構可以從令人眼花繚亂的多種產品中進行自由選擇。其中包括:出入口控制技術——除可以控制人們的進出外,還包括建筑物管理系統、人員撤出系統、人員管理系統和獨立網絡系統等。生物技術——避免了使用用戶名和密碼等技術所帶來的固有缺陷,因為它可以識別獨特的、難以冒充的人體生物信息,已經被許多政府機構和商業公司所使用,此外還可用于健康監測、遙感探測和電腦網絡。閉路電視——視頻監視技術為政府部門提供了一種高效而廉價的與犯罪活動作斗爭的手段,包括對市區、停車場或購物中心進行監測。近來英國的研究報告指出,83%的婦女和45%的男子感到在安裝有閉路電視的公共區域有安全感。全球定位衛星——新型的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對交通進行有效管理。當發生交通事故或盜車事件時,立刻便可確定車輛或殘骸的位置。無線技術——目前,新型無線網絡技術在確保悉尼港口安全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和交通管理等無線技術,還為船舶定位、智能卡支付、碼頭出入管理提供了很大便利。
安防行業的人力部門發展也十分迅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和商業公司開始求助于專業安防公司為其提供相關服務,從而使其能夠集中精力于自己最擅長的業務。針對這方面的需求,安防行業現可提供范圍廣泛的專業服務:包括信息安全、零售安全、防竊防盜、門房設施、調查服務、公司風險、現金收集、武裝護送、自動取款機服務、代理銀行業務、特殊事件保安、文件或數據安全、進出入管理、旅館出租車和停車場管理、商業中心和辦公樓管理等。
通過綜合性的安防措施,運用各種鎖具、出入口控制、探測器材、閉路電視以及內外環境設計等手段,安防公司可以為政府部門及商業公司創造更為安全的工作環境。
2.安防行業統計狀況
近年來,全球私人安防市場的年增長率達到了8.3%左右。預計,在今后三年內,全球安防產業生產總值將達到1200億美元左右。人力保安大約可占據40%的份額,但是由于閉路電視和出入口控制設備的價格日趨低廉,其發展速度將可能受到影響。目前,現金運輸包括裝甲運鈔車等已經發展成熟的方式,未來將向自動取款機服務方面分化,并進一步深入到廣大零售商場。對中央報警監控系統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尤其是對防盜和火警預報的需求增長最快,而其費用將不斷降低,工作性能將繼續提高,并將向住宅區和小型商業區發展,最先進的電子通訊技術和住宅自動化系統將日益普及。鑒于恐怖主義、白領犯罪的威脅,法律法規將日益嚴厲,對各種安防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包括案件調查、職工背景調查、對高級職員及其家庭的保護、安防技術培訓、安防系統集成和安防業務咨詢等。
在未來一年中,預計澳大利亞全國將在安防領域花費約300億美元的資金。私人保安領域將占用其中約15%的份額,今后五年內可能將繼續保持5.5%的年增長率。目前,私人保安總數已經超過了15萬人,相當于澳大利亞全國警察數量的三倍。澳政府在制訂全國安全戰略時,指出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3.安防行業的新需求及存在的問題
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對全國范圍內私人保安行業法規進行審查后,私人保安行業環境已經發生了全面而深遠的變化,需要進一步的重新審查。自從紐約、巴厘島、雅加達等地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后,再加上澳大利亞采取的政治和軍事措施,例如參加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已經使整個國家對于安防更加重視。澳大利亞國內的關鍵性基礎設施暴露于恐怖襲擊威脅之下,再加上傳統犯罪率的上升,有力地推動了安防行業的快速發展。
澳大利亞私人保安業總產值約43億美元,在確保公共安全和保護財產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2003年4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透露,澳大利亞每年為對付犯罪活動的總經費約320億美元。具體情況如下:殺人案——總數為9.3億美元,或每名死者耗資160萬美元;偷車案——總數為8.8億美元,或每輛被盜車輛耗資6000美元;偷盜車輛裝備案——總數為5.3億美元,或每件耗資550美元;商店盜竊案——總數為8.1億美元,或每件案耗資110美元;破壞案件——總數為13.4億美元,或每件耗資700美元;襲擊案件——總數為14.4億美元,或每個案件耗資1600美元;入室盜竊案——總數為24.1億美元,或每個案件耗資2400美元;搶劫案——總數為6億美元,或每個案件耗資3600美元;強奸案——總數為2.3億美元,或每個案件耗資2500美元;詐騙案——總數為58億美元;毒品案——19.6億美元。發生在摩納什市(Monash)的槍擊事件,使政府開始重視加強對手槍等火器的控制,在全國范圍內采取了一系列嚴格措施,加強了對槍支彈藥的控制。多次發生類似的惡性犯罪事件,使安防行業的注意力由監視、探測、阻止和反應等預防性措施,轉向更為積極的威懾措施,在保護公私財產的同時更加注意對公民人身安全的保護。
安防行業發展迅速,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近年來,外包安防服務的做法普及開來。由于進入安防行業的門檻較低,許多毫無經驗的公司也開始提供安防服務。另外,分包安防業務的做法也很常見,給安防行業同時帶來積極和消極的影響。在安防行業的某些部門,由于競爭十分激烈,導致利潤下降到危險的地步,如私人保安業利潤率往往在2%左右。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入行者為了占得立足之地,有時會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提供大致相似的服務。
為了爭取客戶的合同,一些公司往往不擇手段地進行競爭,常常無法滿足雇員的基本保障。這還導致雇用合同不合規范,存在殘酷剝削的嫌疑,從而給安防行業抹黑。這種公司很少能夠熬過頭兩年時間,但在倒閉后卻留下一堆爛攤子,并使國民普遍對安防行業產生懷疑。再加上那些在安防行業社團邊緣活動甚至完全游離于安防行業社團的公司,又使安防行業的形象進一步遭到損害。
由于行業內競爭激烈,安防行業的報酬被進一步壓低。政府部門往往愿意選擇出價最低的安防公司,而毫不考慮這些公司為維持工資、監督和管理所需要花費的資金。由于實行全國性的培訓標準,安防行業從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技術都明顯提高。但是,安防行業仍然是報酬最低的行業之一,而且員工的職業保障也很不規范。
二、安防行業的規范化管理
1.全國范圍規范化管理
新南威爾士州于1997年制訂了安防行業法案法規。澳大利亞安防協會認為,安防行業尚未做好自我規范的準備,而且相關法規必須覆蓋所有安防產品和服務的供應商。單獨對安防行業實行許可證制度,可以起到一定規范作用,但決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此,決定對安防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的品行審查,并使安防行業與新南威爾士警察機關建立起的一種合作管理關系,以便加強對該行業的規范化管理。
在新南威爾士州,安防公司必須參加正規的安防行業組織,由這些組織負責對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培養和管理。雖然當時存在許多爭議,但這一做法已被證明是切實可行,既鞏固了安防行業的基礎建設,又使相關各方都感到十分滿意。新南威爾士州率先采取的這種合作管理模式,成為澳大利亞安防協會與政府管理機構共同合作并在全國竭力推行的規范化管理的基礎。
澳大利亞安防協會認為,在國內沒有統一規范的安防行業管理機制,與聯邦政府委員會的原則是相違背的。由于缺乏這方面的規定,導致各地區之間司法兼容性很差,缺乏全國性的安防從業人員品行審核,警察也沒有建立一個中央登記機制,缺乏適當的標準化行業規范和有效的資格證書管理機制。
在其它各州和地區,安防行業的管理法規十分混亂,甚至數量也極度不足。大多數執法機構最近實施了《國內行業競爭政策》,并對司法體制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并未能借此機會彌補安防管理體制的漏洞并實行全國統一的模式。不過,人們還是注意到,安防行業法規的范圍應擴大到電子行業等產品供應商。另外,任何安防行業管理機構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與安防從業公司之間發展高效率的合作關系。
2.統一的安防行業許可證管理
對于安防行業應實行統一規范的許可證管理制度。過去十年,人們逐漸認識到,應對安防行業實行全國統一的許可證制度。主要原因如下:
應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統一規范,在所有州和地區都應實行統一的管理,這將有利于提高效率、簡化程序,并將解決跨地區的相互承認、司法兼容性和越界從業等問題;安防行業法律規范應包括所有相關行業,電子行業和鎖具行業等相關產業都應包括在內;安防行業與管理機構應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政府批準的安防行業組織,管理機構可以與從業公司建立密切伙伴關系,安防行業組織可以負責管理顧客投訴、規范安防行業公司以及從業人員的許可證;提供安防產品和服務的所有公司,都必須是得到政府批準的安防行業組織的成員,安防行業組織將負責對許可證持有者進行獨立的實地檢查;應逐步完善與安防行業有關的一系列標準、規定、原則和協議;從業人員品行和許可證的中央登記體制;應成立一個高效經的安防行業委員會或咨詢機構,包括政府相關機構、合法的安防行業組織、許可證頒發機構和工會等相關部門;制訂全國性安防行業訓練標準,以及資產保安訓練規定和許可證頒發標準等。
過去十年,澳大利亞安防協會積極主張建立統一規范的保安行業許可證制度。由于警察數量不足,澳大利亞政府根本無力滿足國內在保安方面的巨大需求。因此,商業機構和私人家庭要求雇用更多的私人保安來保護人身及財產安全。但在這種轉變過程中,也存在著濫用私人保安的可能性,為此澳大利亞安防協會希望能夠未雨綢繆并及早采取應對措施。鑒此,針對私人保安行業,政府需要采取“相互規范”措施,建立一套更嚴格的標準、更有效的許可證管理制度和投訴處理制度。同時,當出現不良行為或商業欺詐行為時,應能夠及時采取加以解決。
3.安防行業日益復雜化
在人力保安方面,包括私人警衛、人群控制員、私人偵探、商業代理,涉及使用武力、障礙等手段。在另一方面,還包括電子產品、技術安全顧問咨詢、警報系統安裝等。此外,為政府大樓、公司建筑物和公共區域操作電子監視系統的操作員,還有提供閉路電視、保險箱和電子鎖具的公司等。另外,還有大量提供安防培訓的教員、安防事務咨詢人員和室內保安人員。
澳大利亞安防行業不但規模大,而且仍然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在過去十年,安防行業的所有部門都得到了十分迅猛的發展。隨著安防技術日新月異,安防產品的可靠性、靈活性不斷提高,而費用卻在降低。近十年來出現了一股潮流,即以電子產品取代傳統人力安防。對大多數商業公司和家庭消費者而言,都有能力享受高檔安防服務。
閉路電視、出入口控制、生物技術和家庭自動化等電子系統,正在逐步取代商業和公共區域內的人力巡邏。必須認識到這種變化趨勢。人們正逐步認識到,安防服務是一個專業領域,最好從專業公司外購而非自身承擔。澳大利亞與其它國家一樣,警察職能發生了巨大變化,部分最主要的職能開始向私人安防行業轉移。私人安防行業從本質上來說,主要是預防犯罪性質的,但目前在所有領域幾乎對其都有需求,而警察或志愿者卻無法滿足這方面的要求。
4.澳大利亞安防協會主張實現相互規范
澳大利亞安防協會認為,各地政府對安防行業的管理規范極不規范。應加大在這方面的研究力度,為修改相關法規及預測未來變化打好基礎。其中,重點是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提供切實可行的許可證體系及監督管理制度,確保安防公司能夠保持高水平的員工資質、專業水平和工作環境。實際上,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由管理機構與安防公司建立合作規范機制,通過一個結構合理、內容廣泛的監督機構,使該行業自身承擔起自我約束的責任。一套統一的體系必須不僅僅限于人力安防的范圍。必須承認技術和電子安防產品的安裝工人、咨詢顧問和訓練教官,也都有可能濫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因此必須處于資質審查的范圍。
由于恐怖主義日益猖獗,澳大利亞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就需要制訂更為一致的法律法規,以便更加適應政府、公司和社團的需要。長期以來,澳大利亞安防協會就主張實行高效的、合作的、透明的自我規范,這實際上也是任何行業的最高目標。不過,安防協會也承認,私人安防行業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首先能夠提供最好的服務,并使公民對其懷有信心。
由于安防行業的日益復雜性,在處理投訴問題上需要制訂更完善的制度,以確保從業公司能夠嚴格遵循各種標準、協議和從業規章。安防行業公司和警察登記機構之間建立合作關系,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最佳方式。建立相互規范的機制,將使全國范圍內逐步形成統一的私人安防行業規范體制。澳大利亞安防協會認為,這種做法必將提高行業效率、降低營業成本、減少復雜性。同時,這種做法還可進一步提高各個州及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和執法兼容性。
未來法規需要重視對技術性安防公司進行嚴密規范。安防行業的性質十分復雜,日益需要以先進
技術取代人力保安。澳大利亞安防協會認為,安裝報警系統、電子鎖具和閉路電視的工人如果素質不高或居心叵測,就如同一名無能的或本身就是罪犯的保安一樣危險。因此,這種電子技術裝備的供應商或安裝工應被納入法律規范管理之內。有人可能以為提供技術裝備的公司,同時也會提供人力保安,所以也就受到現有法律法規的約束。但是,實際情況并不全部如此。例如,車輛和住宅警報系統安裝工和鎖匠往往是專業人士,但并不提供全套私人保安服務,因此往往處于管理盲區之內。
澳大利亞安防協會并不認為需要對某些不太重要的相關行業進行規范,如從一家五金店購買一把普通鎖頭或簡單的報警器,或去一家小店復制一把鑰匙。但該協會主張,當一名安裝工可能十分了解客戶的復雜安防系統并深知其內在弱點時,其所在的公司就應被納入法律法規管理的范疇。該公司的職工應該經受嚴格的品行審查。
澳大利亞安防協會認為,在對待電子設備安裝工和操作員方面,應同私人保安一樣要進行嚴格管理。不能因其是技術部門,就放松人員品行方面的要求。同時,這還涉及到就業機會的問題,因為使用電子技術安防裝備,勢必會對私人保安的就業產生消極影響。
三、與安防行業有關的法律法規
1.澳大利亞安防行業法令法規
澳大利亞重視對安防行業的管理,聯邦及地方政府制訂了一系列較為詳細的法令法規。
在澳大利亞首都地區,有《安防行業法令,2003(ACT)》、《安防行業法規,2003(ACT)》。
在新南威爾士州,有《安防行業法令,1997(NSW)》、《安防行業法規,2007(NSW)》。
在北方地區,有《私人安防法令(NT)》、《私人安防(人群控制員)法規(NT)》、《私人安防(安防公司)法規(NT)》、《私人安防(安防官員)法規(NT)》。
在昆士蘭州,有《安防從業者法令,1993(QLD)》、《安防從業者(人群控制員行為法則)法規,2008》、《安防從業者(安防公司行為法則)法規,2008》、《安防從業者(安防官員——有許可證者——行為法則)法規,2008》、《安防從業者法規,2008》。
在南澳大利亞地區,有《安防和調查人員法令,1995(SA)》、《安防和調查人員法規,1996(SA)》。
在塔斯馬尼亞州,有《安防和調查人員法規,2002(TAS)》、《安防和調查人員法規,2005(TAS)》。維多利亞州,《私人安防法令,2004(VIC)》、《私人安防法規,2005(VIC)》。
在西澳大利亞地區,有《安防和相關活動(控制)法令,1996(WA)》、《安防和相關活動(控制)法規,1997(WA)》。
2.在全國范圍內加強對安防行業的規范
2008年7月,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委員會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對安防行業進行規范。重點是加強對私人保安的管理,確保保安人員正直可靠、精明能干且技術高超,逐步使安防行業從業資格證書可在不同州和地區之間通用。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委員會還決定,“警察和緊急處置部際委員會”應與“安防行業經理論壇”協商,爭取于2009年盡可能地精簡關于安防行業技術部門的管理條例,同時應就2010年實施全國性的安防行業從業資格申請制訂出相關法規草案。
澳大利亞各地方政府也不斷加強對安防行業的管理。例如在昆士蘭州,地方政府制訂了《昆士蘭安防行業從業者規則,2008》。主要內容是加強對安防行業新部門的管理,包括電子裝備安裝商、室內保安、安防顧問以及訓犬員等。
3.利用網絡加強對安防行業的管理
為提高對安防行業的管理效率,澳大利亞政府“公平交易辦公室”開發出網絡信息工具,可協助安防公司及從業人員更好地了解《安防行業從業者法規1993》。通過這種網絡工具,安防從業人員可以了解修改后的法律法規、新的證件分級制度、如何辦理證件及進行專業培訓、證件申請程序及相關費用和表格等事宜。“公平交易辦公室”制訂了一系列相關材料,以幫助安防行業從業者了解他們的義務和責任。
4.加強對閉路電視監控的管理
鑒于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應用日益廣泛,澳大利亞政府制訂了《AS 4806.4—2008—閉路電視—Part 4:現有的遙控視頻》。這個新的CCTV標準對產品的設計、安裝、使用、操作和遠距離監控作出了規定,包括遠距離監控探測頭、遠距離監控交互式視頻管理CCTV系統、遠距離監控CCTV偵察系統。
四、澳大利亞安防年度頒獎情況
澳大利亞安防展覽頒發了“2008年優異獎”,包括“重要安保設施獎”、“安防培訓獎”、“航空和重要基礎設施安防獎”和“2008年安防展覽會獎”。
1.“重要安保設施獎”
“重要安保設施獎”授予“悉尼城安全和緊急處理行動中心”和“澳大利亞安全護攔公司”。
“悉尼城安全和緊急處理行動中心”。悉尼城在商業區共安裝有82部CCTV攝像頭。這些攝像頭通過同軸電纜同光纖局域網相連,輸出的模擬視頻流通過光線網絡配線架,上傳到悉尼城的控制室。另外,悉尼城在政府建筑物內部及周圍還安裝了100余部CCTV攝像頭,以及出入口控制和報警系統,由控制室進行監控。控制室同時也是悉尼城緊急處置中心,當發生緊急事件時可以發揮中央控制臺和信息中心的作用。控制室和數據中心工程是用來將悉尼城的安全和緊急處置功能合而為一,包括建造一座新的行動和數據中心、升級CCTV、通訊和進出入系統。該工程于2007年9月開始動工,在三個月內完工,并于2007年12月中旬投入使用。數據中心和控制系統于2008年6月被評定為C1級。
“澳大利亞安全護攔公司”。高安全性防護圍墻——澳大利亞國防軍聯合行動指揮總部。國防軍聯合行動指揮總部位于面積約100英畝的叢林中。共有人員750名。建筑計劃要求在建筑物周圍建立兩道高安全性防護圍欄。內層是半徑100米的防護圍欄。外層是半徑500米的防護圍欄。最后的創新設計包括一道連綿不斷的加強混凝土結構和防撞障礙,頂部配有高安全性的鋼板。障礙外還設有專門定制的鋼質防護圍欄,以防止有人翻越。由于此處設施的高度敏感性和隱蔽性,需要絕對確保軍事人員及設施的安全。防護圍欄只是該指揮中心諸多防護手段的一種,“澳大利亞安全護欄公司”為確保其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2.“安防培訓獎”
“安防培訓獎”授予“澳大利亞戰術培訓公司”。他們在阿德萊德市的三菱工廠關閉后,對1000名下崗工人進行了安防培訓,以使他們再次走上工作崗位。這一不同行業之間的合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使失業工人具備了多方面的能力。目前,已經有150余人在安防行業內任職。這一培訓計劃給下崗職工帶來的希望,其中部分老職工在三菱工廠已經工作了35年之久。
3.“航空和重要基礎設施安防獎”
“航空和重要基礎設施安防獎”授予“悉尼機場有限公司”技術和基礎設施部機場安全分部經理基勒•懷特(Kyile White)。基勒負責澳大利亞最大的國際交通孔道悉經機場的安全設施管理和運營。他的職責包括出入口控制、CCTV和報警監視系統等重要設施,同時負責為安全行動中心提供一個綜合性的反應系統。為防止機場安防技術過時,基勒大力推動實施智能卡和ID卡技術來管理進出口。基勒由于他對確保我國公民在澳大利亞最大航空港安全方面所做的貢獻而獲得獎勵。
4.“2008年安防展覽會獎”。
“最佳展臺獎”,由展覽會主力方投票選出,展臺設計最佳的公司是“中央安防配送公司”。“拉里•菲爾德成就獎”,由展覽會主辦方投票選出,獎勵那些在展臺布置方面盡到最大努力的小參展商,該獎授予“藍色系統國際公司”。“最佳新產品獎”,由2008安防大會代表投票選出,2008年安防展覽會的最佳產品獎授予“IDW技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