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IPTV封閉體系架構中的五大問題,需要通過產業鏈中各方的努力,提供標準化的IPTV端到端系統。其中,開放IPTV機頂盒與平臺之間的接口是整個系統開放的關鍵。為此,本文將A、B接口進行細化,將基本流媒體業務能力和EPG服務業務能力進行分離,形成如圖2所示的三大接口。

圖2 終端與平臺之間的接口
從圖2中可以看出,為了實現IPTV業務平臺的開放和標準化,不同廠商機頂盒和平臺之間的互通,最根本的是要實現機頂盒與業務管理平臺、流媒體服務系統、EPG服務系統之間3個接口的標準化。
機頂盒與業務管理平臺接口:用于完成開機用戶身份識別、應用認證、用戶注銷等業務管理功能以及其他與業務管理相關的交互,承載協議主要采用HTTP Get/Post,具體可分為機頂盒開機認證子接口、頻道列表獲取子接口、業務入口列表獲取子接口、機頂盒注銷子接口,并通過瀏覽器中間件方式進行封裝。
機頂盒與流媒體系統接口:用于機頂盒與流媒體內容分發系統交互,完成點播、組播、單播時移和組播時移等功能。根據內容分發系統的不同,又分為TS內容分發系統接口和ISMA內容分發系統接口兩種,目前以TS方式為主要實現方式。承載協議采用MPEG2-TS、RTSP、RTP、RTCP。具體可分為機頂盒單播子接口、機頂盒組播子接口、機頂盒單播時移子接口、機頂盒組播時移子接口,并通過瀏覽器中間件方式進行封裝。
機頂盒與EPG服務系統接口:用于機頂盒與EPG服務系統交互,完成EPG資源獲取、EPG導航切換等功能,并實現基本的BS瀏覽功能。承載協議采用HTTP Get/Post,機頂盒向EPG服務系統發起業務使用請求,使用HTTP Get/Post等Request進行請求,EPG服務系統通過HTTP Response返回業務使用響應,其中包含HTML和javascript,機頂盒對JS及擴展JS進行解析,執行相應的操作。
在定義這些接口的承載協議、交互內容和功能要求后,IPTV標準化系統還需要定義標準化的業務流程,統一的業務流程可以使各種平臺和終端在具體業務過程中統一行動方式,使用同樣的邏輯和時序關系調用接口,最終解決不同終端與平臺之間不能互通的難題。業務流程的標準化主要包括:
終端接入認證流程定義;
訪問EPG業務的流程定義;
訪問流媒體點播業務的流程定義;
訪問流媒體直播業務的流程定義;
訪問流媒體時移業務的流程定義;
業務使用中的鑒權流程定義。
業務流程的標準化,除了要考慮正常情況下的業務訪問流程,還要充分考慮各種異常情況下的處理流程,以提高標準化系統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穩定性。
要實現真正開放性的IPTV系統,除了定義技術上的規范性要求以外,還要考慮具體的實現步驟和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利益分配問題:
在商業模式上,消除IPTV平臺提供商的疑惑,形成平臺供應商和終端供應商分離和良性競爭的產業鏈;
在開放策略上,IPTV平臺的開放要以業務為導向,由于IPTV業務涉及面很廣,包括電視廣播、視頻點播、電視回看、信息瀏覽等基礎業務以及互動游戲、視頻通信等增值業務,應首先完成基礎業務的標準化,再逐步進行各類增值業務的標準化。
當然,要實現IPTV系統的開放,不僅需要制定開放的接口規范,還需要由信息產業部及固網電信運營商牽頭,通過商業利益考慮、入網檢測的手段,促進IPTV平臺和終端提供商自覺地開發標準化的產品。只有營造和諧開放的IPTV產業發展環境,才能真正促進IPTV產品成熟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