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round Sound環繞聲
環繞聲是多聲道音頻回放模式,包含了至少三個揚聲器(左、中和右),但更普遍的是有五個或更多。第一張Motion Picture圖片公開顯示了多聲道聲音,是由Disney Fantasia于1941年發表的,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早期,隨著四音軌CinemaScope立體聲寬銀幕電影系統和Todd-AO陶德寬銀幕六音軌模式的出現,多聲道模式才成功運用于商業。隨著電影業對環繞聲技術產生最大的影響,消費者才看到了其應用于商業成功的快速發展。如今,環繞聲回放系統典型地包含有5個揚聲器和一個超重低音,構成了環繞聲5.1系統,就和電影院的音響系統相似。5.1系統采用了前左、前右和中置聲道,兩個環繞聲道(通常位于聽眾的后方或聽眾的左側和右側),以及一個超重低音聲道。杜比數字環繞編碼技術最早能在1995年的Laser Disks中看到,之后隨著近年來的DVD革命而普遍應用。如今,DVD視頻、DVD音頻和各種其它環繞聲模式(包括電纜和VHS家用錄像系統)都走入了普通消費者的家里。
Test Tone測試音
用于測試目的的預先確定的電平和頻率發送的特定波形的音調,如為了幫助度量,或幫助確定最適宜的揚聲器的擺放位置,測量聲壓電平,并調準音頻系統的增益。理論上,測試音是固定的所想要的純波形的音調。但實踐中,很多測試音都不是完美的波形成的,優質的測試音一般是直接由相對優質的設備(通常是某種類型的振蕩器)所產生的波所得出的音調。
Transondent明晰
這偶然顯現出來的音質的明晰對于音頻愛好者肯定能留下極深的印象。明晰就是聲音經過時的清晰度,類似于對于光來說的透明度。流行的濾波器和揚聲器的柵網是兩個為了有更好的表現而需要調制明晰的部件。
Virtual Dolby Digital虛擬杜比數字
杜比實驗室已經為電腦、電腦游戲和視頻游戲開發了三種類型的虛擬環繞聲處理。當執行“虛擬”功能時,就產生了“幻相”揚聲器,作為實際的揚聲器的補充,用于供給接受到的音源。杜比虛擬數字技術是以電腦模式來執行數字杜比。用這種方法,首先一個杜比數字解碼器譯解數字比特流,并且產生一個5.1聲道的信號。然后產生一個“幻相”聲道,提供接受到的并不存在的中置聲道信號,而且兩個環繞聲道經過額外的DSP數字信號處理電路的處理轉化為“虛擬”環繞聲。所以信號的聲道都只由兩個揚聲器提供。當單個聽眾位于左和右揚聲器的中間時,這個系統呈現的效果最好。在應用虛擬杜比數字技術時,有的電腦會通過一個杜比數字解碼器來譯解數字比特流,并用“downmix縮混”功能來將5.1聲道的信號轉化為杜比環繞編碼的立體聲信號。這個兩聲道信號會經過一個兩聲道聲卡,并經過一個外置的或內置的Dolby Surround Pro Logic解碼器處理,以提供四聲道的聲音——左前、中置、右前和環繞聲。如果愿意,可以將中心聲道調制成“幻相”模式,但是左前和右前聲道需要四個揚聲器,以及要兩個環繞揚聲器在兩側或聽眾的后方。
Woofer低音音箱
使用多驅動揚聲器系統的低頻揚聲器。有時用于極低的頻率就稱為超重低音。低音音箱通常是較大的揚聲器(12"至18"),但這個特定的大小并不是要求的或定義的特征,而是準確再現很大振幅的低頻信號的能力,就要求有大的沖力或偏移(揚聲器里外移動的距離)。在很多揚聲器系統中,多個驅動就用于低音音箱中,是用于產生最低的頻率的部件之一。
Xophonic混響器
20世 紀50年代,由無線電工匠為家庭使用制造的人造混響設備。Xophonic混響器基本上都是一個書架大小的擴音器,包含有一個小的揚聲器和一個大約50英尺的管道,管道另一端有一個話筒。這能產生大約50毫秒的延遲,并在混響器內部和原始信號進行混音,然后通過一個單獨的放大器和揚聲器發送到房間中。Xophonic混響器是專門設計的第一款家用信號處理器。它迅速流行起來,直到立體音響音效再現系統的出現才消失。
Zip Cable集線拉鏈
這個術語用于指低規格、便宜的揚聲器電纜。這種類型的電纜通常也指“燈線”。這類電纜和普通的低功率電線相似。